江苏扬州信息化手段助力里下河湖区网格化管理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手指轻轻一点,就能动态掌握全湖区巡查管理和涉湖违法行为情况。**月**日下午*点,泰州市医药高新区,江苏省泰州引江河管理处湖泊管理科工作人员在里下河湖区网格化管理平台上,接到射阳湖某水域有圈圩迹象的信息报告。两地虽相隔***多公里,但工作人员仅凭一部手机或者平板等智能终端为载体就实现了河湖移动监管,让监管人员有了“千里眼”“顺风耳”。据介绍,这一切都是通过****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里下河湖区网格化管理平台达成的。该平台以手机、平板等智能终端为载体,利用GPS定位系统、遥感监测等手段,基于移动GIS技术,实现了里下河湖泊巡查、监控、网格化日常管理全覆盖。而在平台建成之前可不是一件容易事,里下河湖区共有**个湖泊湖荡,面积约***平方公里,涉及盐城市、淮安市、扬州市、泰州市四市八县(市、区)**个乡镇,管理难度很大。作为落实湖长制和深入实施《江苏省生态河湖行动计划》的重要管理机制创新手段,湖区网格化管理使责任主体更加明确、管理方法更加具体、管理机制更加有效。根据设置,网格化管理平台将里下河湖区分为***个基础网格,进行三级网格管理权限分配,使湖区的管理力量连成了一张大网,落实网格长**个、网格员**个,责任明确、各司其职,形成了“网定格、格定人、人定责”的网格化责任体系。每个网格员的管理范围、实时位置、历史路线以及上传的案件信息等全都有迹可循,也为考核提供了依据。而监管人员既能第一时间从平台获悉一线巡查人员上传的违章、违法等行为信息,也能通过互动方式向地方湖泊管理机构发出指令,实现持续跟踪监管,使得违章处理过程更加精准高效,大大缩减了湖泊管理与保护所需的人力与时间成本。目前,里下河湖区以信息化支撑网格化管理,全面建成科学的分工协作机制、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规范的监督考核机制,实现河湖移动监管,有效打击涉湖违法行为。(供稿:省泰州引江河管理处 责编:省水利信息中心 程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