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阜康市博物馆举办传统手工公益活动(图)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昌吉新闻网讯(通讯员马思思)临近春节,年味儿越来越浓。这几天,阜康市博物馆举办“春节七天乐,欢喜过大年”传统手工公益开放活动,老师带着孩子们体验石膏画、扎灯笼、剪纸等原汁原味的传统年俗工艺。
今年是农历己亥年,即“猪年”,博物馆的老师特意准备了小猪造型的石膏模具。孩子们仔细观察手中的石膏像造型,运用大胆的想象力,彩笔上下挥舞,不一会儿,一尊尊生动有趣的小福猪石膏像便完成了。魏煜轩在奶奶的帮助下,完成了自己第一尊石膏像作品,他高兴地说:“猪年快到了,我和奶奶今天来到阜康市博物馆,完成了一尊石膏像作品,培养了我的动手能力,我特别开心。”
灯笼又称灯彩,是中国传统工艺品,它综合了绘画、剪纸等工艺,象征着喜庆团圆。活动现场,老师为同学们讲述了灯笼的历史传承和制作工艺。拆件、固定、组装,不一会儿,一盏盏红红火火、漂亮精巧的灯笼便在小手和大手的默契配合下成型了。儿童张峻熙表示,他亲手制作灯笼,感觉非常有意义,也知道了很多关于春节的历史,感到非常快乐。今年刚满*岁的白昱百川是此次手工体验活动中年龄最小的学员,他和爷爷一起完成了灯笼的制作,他高兴地说:“我自己做的灯笼我很喜欢,我要把它挂在我家的客厅里。”
据了解,此次传统手工公益开放活动为期*天,包括剪纸、扎灯笼、皮影、古法造纸术等七项传统工艺体验课程,受益人数***多人次。阜康市博物馆馆员丁洁说:“我们举办一系列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就是为了从娃娃抓起,着重于动手动脑,让传统文化深植于孩子们的内心。今后我们还将举办更多更丰富的活动,让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下去。”责任编辑:胡洁--【分享插件】 -- 标签开始 ---- --【分享插件】 -- 标签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