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江华:瑶山土特产网上销万家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永州日报讯(通讯员 唐世日 王辉)“过秤,付钱。”*月**日,江华瑶族自治县大圩镇电商平台基地管理员潘纪兰正在竹林村为**岁的陈有凤老人家收购自制腊肉,拉回镇上的电商基地打包、贴价格标签后,连同他在各家各户收购的鸡蛋、红薯粉、野生茶油等农副产品进行整合,在电商平台进行统一销售。去年,为推动贫困村的产业发展,中南大学在大圩镇建设电商试点基地,由学校信息学院开发“瑶都优品”电商平台,整合全县各地的特色农副产品上架销售。同时,充分发挥自身高校平台优势,通过帮助当地打造线上电商平台和线下销售渠道,让更多的优质农副产品走出大山,走向全国各地。中南大学通过电商平台帮助瑶胞进行产业重点帮扶,直接销售农户的农产品。年关将至,通过“以购代捐”、福利团购的模式将在江华大圩镇采购的大米、野生茶油等五类首批农产品运抵学校。竹林村**岁老人陈有凤将自家养的两头猪杀了制成腊肉,眼看不好找销路的时候,中南大学通过“以购代捐”的形式,把老人的腊肉全部订了下来。负责收购的潘纪兰介绍,全村不少贫困户的特产都是通过“以购代捐”、电商平台进行销售,解决了他们难卖、卖得少的难题。“这样不出门就可以把土特产品卖出去,明年要多喂几头猪,多制作些腊肉。”陈有凤高兴地说。潘纪兰介绍:“后台接到的订单会直接发到我的手机上,每天除了备货发货,就是到各个村寨寻找合适的农副产品帮助销售。****年,通过线上平台进行销售、“以购代捐”统一促销农副产品金额达****多万元。”同时,中南大学通过招募电商合作伙伴,开展电商培训,指导农业合作社发展产业,进行农副产品收集、加工、预包装、物流配送等业务。去年共培养电商从业人员***人,推动多个农业生产基地扩大规模,促进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业。“通过互联网平台,让江华的优质农产品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实现优质产品大批量销售到北京、长沙等城市,帮助贫困户脱贫。”中南大学驻江华扶贫工作队队长黎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