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25.6亿元社会救助资金持续提升人民幸福感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新年伊始,省财政厅健全完善覆盖城乡、托底保障的社会救助体系,拓宽资金整合渠道,近日通过预拨等方式下达社会救助资金**.*亿元,为民生保障水平再提升发挥有效财力支撑。
在连续多年调整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基础上,****年,我省城市低保月人均标准达到***元,农村低保年人均标准达到****元;孤儿基本生活费月人均标准提高***元,其中集中供养孤儿达到****元、散居孤儿达到***元;脱贫攻坚时期困难家庭救助上限,由原来的定额*万元调整为按当年城市低保标准的*倍确定。为保障全省困难群众欢乐祥和过“两节”,向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享受国家抚恤补助的重点优抚对象,以及建国前老党员等生活困难群体发放了“两节”一次性生活补贴。
为使救助更具普惠性,我省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按照“低保障、广覆盖”的原则,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范围由*—*岁扩大到*—**岁。建立农村贫困家庭取暖救助制度,提高城镇低保家庭取暖费补助标准。完善医疗救助政策,进一步降低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起付线,扩大门诊特殊慢性病医疗救助范围,提高**岁以下儿童医疗救助比例。
建立农村低保减退机制,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救助资助参保政策延续*年,推进基本生活救助与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农村危房改造等政策的有效衔接。完善临时救助政策,优化审核审批程序,通过发放临时救助金、发放实物、提供转介服务和开展急难型救助等拓展了救助方式。注重困难职工帮扶,安排资金****万元,重点开展困难职工慰问、生活救助、医疗救助、子女助学、法律援助、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等帮扶项目。
为使社会救助资金保障效益更明显,我省通过统筹整合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和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五项专项资金,进一步扩大县级政府自主权,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细化年初预算,将补助标准和保障人数相对明确的项目资金提前下达各地,保证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档。(卢海)上一条:三江源生态摄影作品被选作****央视春晚荧幕背景下一条:建功新青海 追梦新时代——新春献词【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