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情感援疆暖人心甘当“泉昌一家亲”民族团结石榴籽——泉州第七批援疆干部人才对口援助昌吉市两周年发展纪实(五)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一头是东南沿海的“海丝”重要门户福建泉州,一头是西北边陲的“陆丝”经济带核心区新疆昌吉,泉州和昌吉市两点结成一线,延续和升华了两地割舍不断的丝路情缘,诉不尽的是“刺桐丁香共芬芳,泉昌两地一家亲”的援疆故事。
自****年*月**日入疆以来,泉州市第七批援疆干部人才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治疆方略及第六次全国对口援疆工作会精神,紧紧围绕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在泉昌两地党委、政府及福建省援疆前方指挥部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项目援疆保民生、产业援疆助发展、智力援疆结硕果、情感援疆促交融、干部援疆树形象”的思路,把工作重点放在改善民生促和谐、发展经济保稳定上,发扬爱拼敢赢的泉州精神,以“钉钉子”的韧劲干事创业,以实际行动回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的时代问卷,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援疆成果去接受新疆各族干部群众的检验,有力地促进了昌吉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树立了“刺桐花红昌吉”的泉州援疆品牌。
昌吉市零距离分五期为大家推出泉州第七批援疆干部人才对口援助昌吉市两周年发展纪实,第五期为《情感援疆暖人心 甘当“泉昌一家亲”民族团结石榴籽》。
情感援疆暖人心甘当“泉昌一家亲”民族团结石榴籽
“谢谢泉州援疆指挥部,是你们为小欣雨实现了光明梦,你们都是小欣雨的光明大使。”****年**月**日上午**点,昌吉回族四岁“唐宝宝”小欣雨的妈妈穆贵玲来到了泉州援疆指挥部,向昌吉市委副书记、泉州援疆指挥部指挥长王春雷送上了锦旗,感谢泉州援疆指挥部捐助手术费,并派出援疆干部一路同行前往泉州***眼科医院,为小欣雨成功实施了复明手术。术后,小欣雨第一次见到了光明,第一次见到了妈妈,第一次叫了声“妈妈”,第一次看到了泉州的海。小欣雨万里光明行的成功,是泉昌两地情长**年情谊的有力见证,是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有心践行。
两年来,泉州第七批援疆干部人才积极与少数民族群众建立“一对一”结亲关系,通过 “丝路庭州嘉年华 我邀亲戚逛昌吉”、“我与亲戚共同悦读十九大精神”、“共植援疆林”、“共包同心粽”等活动,切实增进民族情谊,****年指挥部被评为自治州“民族团结一家亲先进集体”。此外,在泉昌两地对口支援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多层次多领域延伸共建。两年来,昌吉国家高新区与泉州台商投资区、昌吉市法院与泉州市中级法院、昌吉市总工会与泉州市总工会、昌吉市电视台与泉州广播电视台、昌吉市人民医院与德化县人民医院、新区医院与泉州市第一医院,昌吉市八小与丰泽区崇德实验小学等**个单位先后结为共建单位,双方人员互有往来,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交流关系。
从每个援疆项目楼体烙上的“刺桐丁香共芬芳 泉昌两地一家亲”援疆标识到坐落在滨湖河公园的《昌吉泉州双城赋》石碑,从***万元的“泉昌情·生命救助基金”到***万元的“泉昌情·圆梦助学基金”,从成立“泉州援疆促进会”到开展“老援疆干部再续泉昌情”活动,从泉州企业家与昌吉贫困学子结对帮扶到泉州医疗专家团为昌吉白内障患者开展“泉昌情·复明工程”慈善光明行动,从开展“泉昌情悦读思享会”文化润疆计划到实施“贫困家庭圆梦”精准扶贫计划,每一位援疆干部人才都是一粒粒石榴籽,在天山南北绽放泉昌民族团结之花。
农田里,传来了农牧民收获的歌儿,他们说,感谢泉州援建的水渠给了他们幸福的源泉。广场上,市民在这里休闲散步欢歌跳舞,他们说,感谢泉州援建的美丽公园给了他们这份安居乐业的获得感。车间里,农牧民在这里安心工作着,他们说,感谢泉州援疆的企业让他们有了一份稳定的家庭收入。房间里,农牧民、残疾户们过着幸福的新生活,他们说,感谢泉州援建的安居房和饮水工程给了他们一个个温暖的家。贫困学子上了学,大病患者治了病,他们说,正是泉昌情生命救助基金和泉昌情圆梦助学基金帮了大忙。
两年来,泉州援疆工作致力于民生保障、产业发展,推进两地的交往交流交融取得实效,泉州历届援疆干部与昌吉各级干部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大家心连心,手牵手,共同唱响了《爱拼才会赢》的最美旋律。(潘海阳 胡晓丽)责任编辑:玛依拉西
--【分享】 -- 标签开始 ---- --【分享】 -- 标签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