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我院急诊内科与泌尿外科等多学科接力成功救治一例具有罕见临床表现的重症嗜铬细胞瘤病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近日,我院急诊内科联合泌尿外科、内分泌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成功救治一例反复心脏骤停伴顽固性低血压与超高血压交替的重症嗜铬细胞瘤患者。 该患者近*年间曾因反复上腹痛在省内外多家医院就诊,但未能明确病因。****年*月*日患者再次突发上腹痛,并伴呕吐鲜血,就诊于我院急诊内科。在急诊内科诊治期间,患者收缩压最高时达到***mmHg,伴有腹痛、胸痛等症状,心电图酷似心肌梗死表现,肌钙蛋白等心肌标志物显著升高,发作间歇患者收缩压长时间低于** mmHg,有心源性休克表现。腹部增强CT发现患者左侧肾上腺区有一个巨大占位,结合病史入院诊断为:嗜铬细胞瘤、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上消化道出血。*月**日患者病情再度发作时比入院时更为严重,出现心室颤动和心脏停搏,急诊内科韩永生副主任迅速组织力量为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术,经过胸外按压、心脏电复律等抢救,患者恢复自主心律,意识恢复,但生命体征极不稳定,表现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伴有反复心室颤动和顽固性低血压。韩永生副主任立即带领急诊内科急性心肺循环疾病诊疗团队为患者实施紧急临时起搏器植入术及急诊冠脉造影术,在心脏介入导管室,患者再次发生多次心室颤动,经过心肺复苏、电复律、临时起搏和液体复苏等治疗,患者生命体征逐渐趋于稳定。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患者没有明显冠状动脉病变,分析其酷似心肌梗死的一系列临床表现与嗜铬细胞瘤导致的内源性儿茶酚胺分泌过量有关。嗜铬细胞瘤瘤体犹如一颗巨型炸弹存在于患者体内,唯有手术摘除肿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患者临床表现非常特殊,手术风险极大,范西真主任指示为患者组织由急诊内科、泌尿外科、重症医学科、内分泌科、麻醉科等学科共同参与的MDT,主要议题为如何保证患者围手术期安全。与会的各位临床专家一致建议手术切除嗜铬细胞瘤,由于患者病情极不稳定,充分术前准备有助于增加手术安全系数,经讨论决定打破常规在急诊内科继续为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内分泌科李素梅主任医师和ICU杨田军副主任医师、麻醉科胡立国副主任医师共同承诺和急诊内科一道积极为患者围手术期安全提供支持。经过一周时间的充分术前准备,*月**日患者由急诊内科直接前往手术室接受手术,麻醉科副主任魏昕主任医师亲自为患者进行全身麻醉,麻醉过程中还利用经食道超声为患者实时监测心脏功能,泌尿外科主任肖峻主任医师在腹腔镜下为患者实施了左侧肾上腺占位切除术,术中患者收缩压曾一度高达***mmHg,但最终肖峻主任顺利为患者切除了一*.*cm×*.*cm大小的肿瘤,术后患者病情稳定,目前已康复出院。 嗜铬细胞瘤在高血压病人中患病率为*.**%~*.*%,是较为少见的一种疾病,嗜铬细胞瘤发作典型表现为头痛、心悸、多汗等。由于嗜铬细胞瘤短时间内分泌大量儿茶酚胺,患者在病情发作时常有各种类型快速心律失常,而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非常少见,文献中也罕有报道,此外本患者在发作间歇表现为持续而顽固的低血压状态,临床处理非常棘手,因此更加凶险。该患者的成功救治是我院多学科共同努力救治疑难危重患者的又一成功案例,体现了多学科高效协作在危重跨学科疾病救治中的重要性,也是急诊内科对跨学科疾病综合救治水平提升的反映。(急诊内科 朱洋波 李山峰 文/图 韩永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