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锦江绿道(一期)都江堰示范段、郫都区段、中心城区段(长久桥-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我单位已承接成都锦江******“锦江绿道(一期)都江堰示范段、郫都区段、中心城区段(长久桥-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工作。目前,该报告征求意见稿已编制完成,依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年*月**日通过)的有关规定,进行征求意见稿公示: : 一、建设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锦江绿道(一期)都江堰示范段、郫都区段、中心城区段(长久桥-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内容、规模:本项目分为都江堰示范段、郫都区段、中心城区段(长久桥-青少年活动中心)、 中心城区段排污口治理工程(红星桥--玉双路)。*、都江堰示范段:绿道全长**公里长,共分为城区段及郊野段,骑行道面积共为*****m*,滨河步道面积共为*****m*。绿道工程、景观绿化带工程、绿道附属设施工程、桥梁工程、交通接驳口、驿站工程、绿道智慧工程、电气及照明工程、给排水工程、海绵城市工程。成都第三绕城高速之间至老人桥位于饮用水源准保护区。*、郫都区段:绿道全长为*.*km,步行骑行综合道面积为*****m*。绿道工程、景观绿化带工程、绿道附属设施工程、交通接驳口、驿站工程、绿道智慧工程、电气及照明工程、给排水工程、海绵城市工程。火花村取水口下游延伸***米至唐昌镇战旗村沿两岸河堤纵深***米的陆域位于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中心城区段(长久桥-青少年活动中心):绿道全长*.*公里,骑行道面积****m*,滨河步道面积**** m*。绿道工程、景观绿化带工程、绿道附属设施工程、桥梁工程、交通接驳口、驿站工程、绿道智慧工程、电气及照明工程、给排水工程、海绵城市工程、堤岸工程。长久桥至洞子口拦漂闸在水源二级保护区。*、中心城区段排污口治理工程(红星桥--玉双路):红星路至猛追湾新增一根长***米D***污水分流管,猛追湾东街至玉双路新建一根长****米D****污水分流管,均为钢筋混凝土材质。二、建设项目产生的主要污染及拟采取的措施 *、施工期 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施工扬尘、施工污废水、施工噪声、固体废物、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 (*)环境空气的影响及减缓措施 拟建项目在施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有施工扬尘和粉尘,铺路时热油蒸发排出的沥青烟和苯并(a)芘等污染物对大气环境也将有所影响。 环保措施:扬尘防治措施中要求施工期应该遵守城市扬尘防护规定,在风速大于四级时应停止挖填方等工程作业;在连续晴天又起风的情况下,对弃土表面洒水,道路施工时需严格按照“六必须”、“六不准”执行。为降低沥青烟的影响,本项目所需沥青均在当地购买,不设沥青拌和站,同时采用罐装沥青专用车辆装运,以防止沿程撒落污染环境。 (*)水环境的影响及减缓措施 拟建项目施工期污废水主要有施工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期生产废水包括土石方填筑、机械维修油污水、施工机械跑、冒、滴、漏的污油等,主要含SS、石油类等。施工期生活污水包括施工人员洗涤、粪便污水等,主要含CODCr、BOD*等。 环保措施:为减少扬尘对造成的水污染,要求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扬尘的控制。为降低弃渣对水环境的影响,环评要求项目施工单位文明施工,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渣及时安全清运至弃渣场堆放,禁止直接将弃渣及其它废弃物倾倒或抛洒进入地表水体。针对清洗废水,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场地新建临时沉淀池,并将施工场地内产生的废水引入到临时沉淀池澄清后用水洒水降尘。施工设备和车辆实行定点维修,维修点含油废水通过隔油沉淀池油水分离后用于洒水降尘,不排入地表水体,同时加强进入施工现场的机械和车辆的检修,尽量杜绝“跑、冒、滴、漏”。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废水利用现有的旱厕或化粪池处理,处理后用量农灌,不直接外排。 (*)声环境影响及减缓措施 拟建项目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噪声和运输车辆噪声。根据收集的资料,施工机械主要有装载机、挖掘机等,运输车辆包括各种卡车、自卸车等。 环保措施:尽量采用低噪声机械设备,工程施工所用的施工机械设备应事先对其进行常规工作状态下的噪声测量,超过国家标准的机械应禁止其入场施工,施工过程中还应经常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避免由于设备性能差而使噪声增强现象的发生;应合理安排施工物料的运输时间,在途径沿线的居民敏感点路段时,减速慢行、禁止鸣笛;施工总平面布置时,尽可能将高噪声源安排在远离项目周围的环境敏感点,防止噪声扰民现象的发生。在靠近本项目声环境保护目标时采取临时性的降噪措施,如设置简易隔声障;施工期间在夜间应禁止高噪声设备施工和倾倒砂卵石料,并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施工。 (*)固废废弃物影响及减缓措施 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道路开挖产生的弃方、施工区产生的废弃建材、包装材料,以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 环保措施:本项目产生的弃方全部运输至项目配套弃土场堆放;施工产生的废弃建材、废弃包装材料,一般可作为资源加以回收利用,既杜绝了浪费,又避免了乱堆乱放导致的环境污染,无法利用部分运输至政府指定的建筑垃圾堆场进行堆存;生活垃圾经统一收集后定期交给当地的环卫部门进行处理。 (*)生态环境影响及减缓措施 本项目的施工活动可能使植被生境遭到破坏,生物个体失去生长环境,影响程度不可逆。其中,路基填挖将使沿线的植被遭到破坏,地表裸露,从而使沿线地区的局部生态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裸露的地面被雨水冲刷后将造成水土流失,进而降低土壤肥力,影响局部水文条件和陆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环保措施:工程施工期,应重视对沿线两侧林木及耕地的保护,严禁对用地红线外的林木及耕地进行破坏和占用;工程施工期所必需的各种场地,应充分利用沿线现状已经平整待建的其他空地。为保护水生生物,要求项目施工过程中禁止向地表水体排放施工废水、生活废水以及施工机械设备清洗废水等。 *、运营期 (*)环境空气的影响及减缓措施 本项目绿道为骑车道及人行道,驿站和小广场主要为游客游览,不会排放大气污染物,因此,不会对大气环境造成影响。 (*)水环境影响与减缓措施 运营期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工作人员及游客生活污水,废水经预处理池处理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三级标准,通过城市污水管网排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对地表水影响小。 (*)声环境影响与减缓措施 本项目绿道为自行车道及人行道,噪声影响较小,主要采取绿化措施,因此不会对区域声环境质量造成影响。 (*)固体废弃物影响及减缓措施 运营期固体废弃物:管理人员及游客产生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采用桶装袋装收集,日产日清,由环卫人员将其集中收集后,运至当地的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置,不会影响当地环境。 三、工程环境影响结论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相关规划,本项目建设对成都市生态环境进一步完善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改善了地表水环境质量。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提高城市绿化率,改善城市局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增加区域吸引力。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十分显著的,其有利影响是全面和长久的,不利影响是局部和临时的。项目所在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社会环境较好,无大的环境制约因素。工程兴建带来的短暂不利影响通过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可以有效减排或预防,只要全面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和工程设计提出的环保对策措施,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确保工程污染物达标排放,并有效控制施工中的环境负面因素。因此,从环保的角度而言,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四、本次环评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本次公示的主要目的是在项目周围受影响范围内进行回访并征求公众的意见,主要事项如下: (*)您对本项目造成的环境影响的防治措施是否满意? (*)您对本项目在采取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后,污染物排放做到达标排放是否满意? (*)您认为在本次环境影响评价中还有什么环境影响因素没有考虑全面?或哪些方面还需改进? 五、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 公众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供意见 (*)与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电话联系; (*)发送信件或邮件到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 (*)直接到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反应意见。 六、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成都锦江****** 联系地址:成都市武侯区萃华路**号成都国际科技节能大厦A座**层 联系人:付女士电 话:***-********-****七、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名称和联系方式 单 位:******联系人:邬工 地 址: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业路*号旺都第*幢D座四单元邮 编:****** 传 真:***-********八、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本公示发布之日起的**个工作日内。 您可以通过电话或信函反映您的意见。谢谢! 公示时间:****年*月**日~****年*月**日 锦江绿道(一期)都江堰示范段、郫都区段、中心城区段(长久桥-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项目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