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 【天南海北远安人】戴祖旭:追梦的辛勤“园丁”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本网讯(通讯员 黄哲)戴祖旭,****年*月生于远安。****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获得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信息安全与数字信号处理。现任武汉工程大学数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学海无涯,逐梦不止从当阳师范毕业后,戴祖旭先后在河口中学、洋坪中学和远安一高从事了近十年教育工作,身为人师的他,对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有着充分的认识:“当老师要随时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不断学习、积累,寻找深造的机会。”在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戴祖旭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之余,挤出时间自学充电,终于在****年考上大连理工大学的研究生。起点低、底子薄、年龄大,入学之初,对自身劣势有着清醒认识的戴祖旭,比几乎小一辈的师弟师妹们多了一份勤能补拙的努力。当其他同学在享受美好的大学时光时,他独自泡在图书馆,如饥似渴地吸收着新知识。同时,他还积极争取每一个参加科研的机会,多次跟随导师在大连、石家庄、沧州进行城市交通规划项目调研,通过参加项目实践锻炼能力。努力换来成就。在从事科研工作的几年间,戴祖旭先后在国内外核心科研网站、著名期刊发表学术性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学研究项目十余项,为国家社科项目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桃李天下,春晖四方在武汉工程大学执教十余年来,戴祖旭为学校本科生主讲高等代数、离散数学等课程,为研究生传授矩阵论、图像理解等知识。他坚持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管齐下”的理念,在做好传授专业课知识、指导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的基础上,坚持参与课题研究、学术交流等科研创作活动。在谈到对年轻一代的求学者的建议时,戴祖旭这样讲道:“学习必须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社会、科技发展较快,不保持学习会与时代脱节;学习要更加注重系统化、记忆化,内容应侧重学一些高雅的、专业的。”年过五旬的戴祖旭坚持阅读纸质版书籍,尤其是那些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当代优秀文学作品。“不读死书,读书应该结合自身工作,才能长期坚持下去,使开卷有益,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戴祖旭在谈到学习方式时如是说道。身处他乡,心系远安从二十多年前踏上求学的征途,戴祖旭先后在大连、北京、武汉学习和生活,但每年他都会坚持在寒暑假回到生他养他的家乡远安,对家乡交通事业的发展、全域旅游的开发,他感到很振奋,远安正在变得越来越美好,远安的人才培育也始终牵动着他的心。身为高等学府的一名教育者,戴祖旭在为自身所在高校争取更多优质生源的同时,也积极为远安莘莘学子能够接受优质高层次教育出谋划策。每年利用高考志愿填报政策宣讲会的机会,戴祖旭都会回到远安,为远安一高毕业生就高考志愿填报等相关政策信息进行答疑解惑。戴祖旭表示希望自己能够帮助到更多有梦想的求学者,能有更多的机会为家乡的人才发展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