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文山政协委员沈非:把“乡愁”系在乡村民居上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目前看来,我州大部分地方农村千城一面,千篇一律,乡村风貌遗失,民族特色缺乏,文化韵味不够,没有了‘乡愁’。”*月**日,接受代表委员通道政协委员专场采访的州政协委员、麻栗坡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沈非如是说。 确实,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战略,改善人居环境中的一个窗口,已经在我州一些乡村开展试点工作。但目前存在建筑风格雷同、没有个性特点等问题。目前,全州正值脱贫攻坚冲刺阶段,沈非担心,按照下步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内涵和步骤,这有可能会成为新的问题和短板。 那么,乡村民居要如何建设,才富有文山特色和符合文山的实际发展?沈非认为,在下步工作中,应着重关注三个方面的问题。 重视乡村民居建设的规划工作。要本着规划在前、建设在后的原则,总体规划上践行大道至简、朴素自然的一些理念,把我们一些民族特色浓郁、文化内涵较为丰富的乡村尽快启动高水平规划,尽快补齐至要的短板。对于我们其它的一些乡村应该也是要规划在前,摒弃不切实际的,假大空高大上的规划,结合我们的实际来实施各个村庄不同的一些规划。 重视对地域文化的挖掘和塑造工作。尤其是文化的再创作,我认为文化工作比起规划工作是相反的,就是我们的文化工作要站在一个至高的高度,甚至要跳出文山,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高度来突出我们的地域性、独特性、垄断性,还要在其中融贯我们文山的历史,把这个文化脉络在民居中得以一个延伸,把文化作为建筑的灵魂,嵌入到我们的民居当中,让乡村民居真正成为艺术品,让我们的街道成为博古架,让我们的整个村庄成为鲜活的博物馆,让外来的游客流连忘返。 重视我们的整体审美和品位的提升的引导。下一步的乡村振兴战略中,把“乡村美”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提出,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在整体规划了之后,实施阶段中,我们对美丽的要求就提高了一个层次,总的来说就是要实现整体和个性、共性与个性的一个融合,最终实现我们的村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总而言之,乡村民居建设作为乡村振兴、乡村旅游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还很远,但路长且阻,行则将至。相信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和点滴积累,我们文山的乡村振兴终会迎来新的春天。 (文山新闻网)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