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唱响“爱拼才会赢”的最美旋律(组图)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泉州第七批援疆干部人才对口援助昌吉市两周年纪实(下)中国昌吉网讯 通讯员潘海阳、胡晓丽智力援疆结硕果 培育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泉州援疆指挥部以专技人才为支撑,重点培育一支带不走的队伍,提升促进昌吉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软实力,夯实昌吉跨越式发展之基。 组团式医疗援疆是泉州援疆工作的一大特色。第七批中期轮换援疆医生在进疆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就以实际行动向国庆献礼。****年*月**日,颈肩腰腿痛等五个援疆专科门诊和科室成立揭牌仪式在新医大附属第一医院昌吉分院举行,泉州援疆指挥部援助**万元用于支持援疆专科诊室建设。新成立的这五个援疆专科门诊和科室均为首次创设。在昌吉市人民医院挂职的援疆医生,发挥业务专长,新设立儿童保健科和麻醉复苏室两个科室,新开展腔镜三野食管癌根治术、手汗症治疗、甲状腺和血管超声波检查等技术,填补了医院空白。策划举办****年“丝绸之路·健康论坛”,邀请**名疆内外学科带头人开展学术讲座。通过援疆专家门诊和科室的设立,填补了医院多个专科领域的空白,带动了医院门诊量增长,推进昌吉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让当地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专家诊疗服务。 援疆干部人才在公安、农业、教育、宣传等领域也取得了新成绩。援疆公安民警在扫黑除恶、侦破电信诈骗案件、整治涉众型经济犯罪和打击网络贩毒等方面都作出突出贡献。农技人才开创“田间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成立益农信息社,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帮助农民售卖农产品。教育人才建立“泉昌校联体”,实现教育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方法共享、成果共享。媒体人才创办《刺桐花红昌吉》工作简报、微信公众号、援疆专栏、丝路泉昌融媒体传播中心等“媒联体”宣传矩阵,创新宣传援疆工作,促进泉昌两地关心援疆、支持援疆的氛围更加浓厚。 情感援疆暖人心 甘当“泉昌一家亲”民族团结石榴籽 “谢谢泉州援疆指挥部,是你们帮小欣雨实现了光明梦,你们都是小欣雨的光明大使。”****年**月**日上午**点,四岁“唐宝宝”小欣雨的妈妈穆贵玲来到了泉州援疆指挥部,向昌吉市委副书记、泉州援疆指挥部指挥长王春雷送上了锦旗,感谢泉州援疆指挥部捐助手术费并派出援疆干部一路同行前往泉州***眼科医院,为小欣雨成功实施了复明手术。术后,小欣雨第一次见到了光明,第一次见到了妈妈,第一次叫了声“妈妈”,第一次看到了泉州的海。小欣雨万里光明行的成功,是泉昌两地**年情谊的有力见证,是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有心践行。 两年来,泉州第七批援疆干部人才积极与少数民族群众建立“一对一”结亲关系,通过 “丝路庭州嘉年华 我邀亲戚逛昌吉”“我与亲戚共同悦读十九大精神”“共植援疆林”“共包同心粽”等活动,切实增进民族情谊,****年指挥部被评为自治州“民族团结一家亲先进集体”。此外,在泉昌两地对口支援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多层次多领域延伸共建。两年来,昌吉国家高新区与泉州台商投资区、昌吉市法院与泉州市中级法院、昌吉市总工会与泉州市总工会、昌吉市电视台与泉州广播电视台、昌吉市人民医院与德化县人民医院、新区医院与泉州市第一医院,昌吉市八小与丰泽区崇德实验小学等**个单位先后结为共建单位,双方人员互有往来,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交流关系。 从每个援疆项目楼体烙上的“刺桐丁香共芬芳 泉昌两地一家亲”援疆标识到坐落在滨湖河公园的《昌吉泉州双城赋》石碑,从***万元的“泉昌情·生命救助基金”到***万元的“泉昌情·圆梦助学基金”,从成立“泉州援疆促进会”到开展“老援疆干部再续泉昌情”活动,从泉州企业家与昌吉贫困学子结对帮扶到泉州医疗专家团为昌吉白内障患者开展“泉昌情·复明工程”慈善光明行动,从开展“泉昌情悦读思享会”文化润疆计划到实施“贫困家庭圆梦”精准扶贫计划,每一位援疆干部人才都是一粒粒石榴籽,在天山南北绽放泉昌民族团结之花。 农田里,传来了农牧民收获的歌儿,他们说,感谢泉州援建的水渠给了他们幸福的源泉。广场上,市民在这里休闲散步欢歌跳舞,他们说,感谢泉州援建的美丽公园给了他们这份安居乐业的获得感。车间里,农牧民在这里安心工作着,他们说,感谢泉州援疆的企业让他们有了一份稳定的家庭收入。房间里,农牧民、残疾户们过着幸福的新生活,他们说,感谢泉州援建的安居房和饮水工程让他们过上了好日子。贫困学子上了学,大病患者治了病,他们说,正是泉昌情生命救助基金和泉昌情圆梦助学基金帮了大忙。两年来,泉州援疆工作致力于民生保障、产业发展,推进两地的交往交流交融取得实效,泉州历届援疆干部与昌吉各级干部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大家心连心,手牵手,共同唱响了“爱拼才会赢”的最美旋律。(图片摄影 潘海阳)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