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深圳推进“湾区都市、品质东莞” 东莞明确要干这些关乎你我的大事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东莞阳光网*月**日讯   为贯彻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精神,全面推进“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今天,我市印发《推进“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行动方案》,明确提出**项重点任务。总体要求 紧紧扭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这个“纲”,围绕打造“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战略任务和价值追求,大力实施城市品质提升、发展空间拓展、产业体系升级、基层基础强化、民生福祉增进、重点改革突破“六大工程”,努力打好“九大攻坚战”,着力提升“九大品质”,以点带面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奋力开创新时代东莞工作新局面。 重点任务 举全市之力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中心城区“一心两轴三片区”规划建设等**项重点工作任务和目标要求。 (时间****年至****年) **项重点任务在结构上包含四个层面: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举全市之力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细化深化推进“六大工程”层面、全面从严治党。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重点: 出行方面 加快地铁*号线一期、*号线三期、*号线一期建设,推进虎门二桥、赣深客专东莞段、深茂铁路、中南虎城际、广深第二高铁规划建设,形成与大湾区主要城市“*小时交通圈”。 优化东莞西站枢纽核心区及周边交通组织; 推进增莞番高速、莲花山过江通道、水乡大道改造提升等交通项目。治堵方面 开展学生接送绿色通道、交通秩序整治、停车管理优化、智慧交通建设、魅力慢行提升等**个专项行动; 完成两批交通拥堵节点改造,缓解东莞大道鸿福路口、几大学校周边等重点路段拥堵问题。城市建设方面 推进中心城区“一心两轴三片区”规划建设,构 筑“山—水—城”体系,打造东莞“美丽城央”。 提升和强化松山湖集聚创新引领发展能力,大力推动中子科学城建设,推动联合深圳光明科学城、港深落马洲河套地区申请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国际化现代化科技新城。 推进水乡功能区建设高质量统筹发展示范区,加快东莞西站启动区和麻涌站启动区统筹开发,努力建设高质量统筹发展示范区。 加快推进TOD综合开发建设,重点推进东莞火车站、虎门高铁站、东莞汽车总站等TOD综合开发,科学谋划和有序推进地铁*号线、*号线相关站点的TOD综合开发,加快TID项目建设,努力提高综合开发效益。城市建设方面 推进中心城区“一心两轴三片区”规划建设,构 筑“山—水—城”体系,打造东莞“美丽城央”。 提升和强化松山湖集聚创新引领发展能力,大力推动中子科学城建设,推动联合深圳光明科学城、港深落马洲河套地区申请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国际化现代化科技新城。 推进水乡功能区建设高质量统筹发展示范区,加快东莞西站启动区和麻涌站启动区统筹开发,努力建设高质量统筹发展示范区。 加快推进TOD综合开发建设,重点推进东莞火车站、虎门高铁站、东莞汽车总站等TOD综合开发,科学谋划和有序推进地铁*号线、*号线相关站点的TOD综合开发,加快TID项目建设,努力提高综合开发效益。生态环境方面 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新建截污管网****公里、完成**条黑臭水体整治,全面完成茅洲河治水工程设施建设,鼓励淘汰国Ⅲ及以下柴油车,实现公交车***%纯电动化; 大气环境质量方面,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各项主要大气污染物稳定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新增生活垃圾***%实现“全焚烧、零填埋”。 ****年:威远岛森林公园完成开发建设,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产业体系升级方面 提出了大力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加强产业精准招商、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建设、大力扶持企业发展、构建大湾区机制下莞港澳深度合作新格局等**项重点任务。 ****年全年将为企业减负***亿元; 打造“港澳生产性服务业东莞(虎门站)集聚区”; 加快常平“香港城”、滨海湾粤港澳台青创城、松山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等平台建设;人才方面 基本实现“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目标;筹集政府投资的人才住房不少于*.*万套,发放人才住房货币补贴*.*万人次;力争***万人提升学历技能素质。金融方面 发挥产业投资母基金的引导撬动作用,形成覆盖不同细分行业或领域总规模超**亿元的直投基金体系;通过莞企转贷专项扶持基金累计为本土企业提供不少于**亿元的转贷支持,******筹建工作。公共安全方面 ****年全市完成*万路一和二类视频点接入共享;完成综治视联网全覆盖并稳定运行,尽可能扩大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覆盖面。促进村、社区发展方面 力争第一批*个美丽幸福村居特色连片示范项目基本完工; **个魅力小城示范片区建设加快推进,完成南城水濂景观路等**条示范道路提升; 完成新建或升级改造公厕不少于****座; ****年力争次发达镇GDP增速高于全市同期平均水平;力争每个次发达镇分别新引进*个大型产业项目。教育方面 ****年:推动新建扩建公办中小学(幼儿园)**所,完成**所,新增学位*万个,新提供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办和补贴学位**万个;筹建*所高标准未来学校,组建**个教育集团,培育**所品牌学校; ****年:争取累计完成新建扩建公办学校**所,新增公办学校学位*.*万个;力争建成松山湖未来学校,松山湖未来学校实验区建设初见成效,推进滨海湾片区、水乡片区未来学校建设。医疗方面 ****年:市人民医院肿瘤中心和市儿童医院新住院大楼投入使用;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全面取消耗材加成;实现医疗卫生机构间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互联互通; ****年:力争将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建成广东省高水平医院,东部中心医院、东南部中心医院、水乡中心医院达到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水平,全市医联体体系基本构筑完成,三级医院非急诊预约诊疗率达到**%以上;滨海湾医院(第五人民医院)动工建设。文化建设方面 ****年:开展万人体育公益培训,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开放;完善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建成**个文化馆分馆,打造***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 ****年:争取市博物馆新馆奠基动工,建成一批新型现代公共文化设施。便民行政服务方面 加快建设“慧治名城”,在提升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压减审批时限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使东莞成为审批流程最优、收费项目最少、经营成本最低、服务效率最高、企业群众办事最方便的地区之一。 ****年:市级政务服务大厅正式启用,建立完善市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中心; ****年:所有政务服务事项纳入综合窗口受理,实现企业群众办事“一窗受理”;企业开办、税费缴纳、用电报装、施工许可等事项实现“一网通办”。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