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郭公山文化礼堂非遗特色体验馆迎来一批特殊“客人”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鹿城新闻网讯 日前,松台街道郭公山文化礼堂非遗特色体验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清华大学研究生寒假社会实践队的*位师生,这是清华学子鹿城首站实践调研。  据悉,郭公山文化礼堂非遗特色体验馆自****年*月开馆以来,积极挖掘辖区资源,利用科普阵地建设,和辖区百里路小学合作,邀请非遗传人王锦荣、民间传人吴金贵等辖区居民,开设篆刻、米塑、剪纸、手工创意画等非遗课程,邀请瓯窑达人陈景炜为青少年授课,使青少年体验手工活的严瑾并逐渐喜爱上温州非遗。去年,体验馆还新增了瓯塑非遗课,使非遗课程更加丰富。  本次活动还特邀了温州瓯窑非遗传承人陈景炜与清华学子面对面交流。“这款茶杯的主体借鉴了三国时期瓯窑著名的笔筒造型,茶杯柄则做成断了枪口的手枪柄造型。”在讲到“传统”和“创新”的碰撞时,陈景炜以一款茶杯为例,告诉清华学子,“笔筒寓意文化,枪支寓意武力,这个茶杯便寓意着文武双馨,但手枪断了枪口,又暗示着不要再有战争的祝愿。”他希望年轻一代的学子要勇于创新,了解历史,深入创新,学习地方传统工艺和创作,不断创新、不断吸引年轻人加入瓯窑的队伍,让传统得以传承。陈景炜以风趣的语言向学子们讲述了瓯窑的来源与兴衰,赢得了大家的认同和赞赏。  “早闻清华园以“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为校训,今日清华园的研究生实践队齐聚鹿城来调研,我们亲眼见证清华学子优秀的传统,也欢迎清华学子以后到鹿城、到温州来交流、创业。”区科协主席黄建双说道。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党委办公室主任兼带队老师高春萍代表校方和实践队对鹿城表示感谢,她勉励学生要好好珍惜实践机会,在“走出去”的同时也要将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带回来”,结合所学专业,学以致用、拓展思路。记者:武杰 通讯员:青霞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