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柴桥:芦北邻里温情互助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老胡,饭来了,你把门开开。”中午**时许,柴桥芦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岁的志愿者沃祖英提着热气腾腾的饭菜,敲开了**岁高龄老人胡继杨家的门。“祖英,这几天下雨,你还一直给我送饭,难为你了。”见到熟人沃祖英,胡继杨老人满脸笑容地道谢。胡继杨是一名孤寡老人,无儿无女,除了远在江苏的妹妹外,在北仑没有其他亲人,这几年全靠政府补助的低保金度日,是社区重点困难对象。从****年起,沃祖英主动与胡继杨老人结对。结对十多年来,沃祖英每天中午和晚上,都会把烧好的菜送到胡继杨老人家里,并把老人换下来的衣裤、被子等大件物品拿回自己家里洗净晒干,再送到老人家里,还帮着老人打扫卫生。天气冷了,沃祖英及时地帮老人添置衣被,把老人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老胡有气管炎,不能着凉,所以天气转冷了,就要及时换洗衣被。”沃祖英说。有一年,胡继杨老人因车祸被送到宁波第六医院进行救治。因无儿无女,老人第一个想到了沃祖英。由于肇事者是一位打工者,无力承担高额的医疗费用,沃祖英和儿子忙里忙外,拿出微薄的积蓄替老人交了医疗费用,又自掏腰包请来护工照料老人。老人在宁波第六医院住了**天后要求出院,沃祖英担心老人没有完全康复,建议先转到柴桥医院静养,未曾想到这一住又是*个月。期间,沃祖英不但承担了护理工作,还送饭送菜、清洗衣被。由于连续多年传递爱心,服务他人,沃祖英也多次被街道评为“优秀助老志愿者”。在芦北社区,这种以老助老的故事还有很多。“芦北社区老龄化程度较高,辖区**周岁以上老人有****多名,占所有人口的**%。其中,**周岁以上的老人近***名,**岁以上的**多名。如何发挥部分较年轻的老年人参与社会基层治理,也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社区党总支书记李俊玲告诉记者。近年来,社区一直在为老服务上不断探索,力求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当前,社区形成了由低龄老人帮扶高龄老人、健康老人帮扶病残老人的以老助老模式,通过就近、就便、就熟的原则,以一对一的形式结成服务伙伴。志愿者们通过上门探望、精神支持和社区活动等多项服务,帮扶社区内高龄孤寡老人,为他们提供生活便利、情感支撑等帮助,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每年*月,社区与芦渎中学青年志愿者都会开展“一带一帮一”结对换届仪式。仪式后,老年志愿者领着青年志愿者,前往结对老人家中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念报纸、说笑话、清除卫生死角,在给老人送去欢乐的同时,志愿者纷纷表示,以后会定期看望老人。据李俊玲介绍,“一带一帮一”即一位居家养老志愿者带领一个班级青少年志愿者帮扶一位空巢孤寡老人,此项活动走过已*个春秋,每年芦渎中学青年志愿者从上一届志愿者手中接过该项服务,*年来服务活动从未间断,共为**多位老人送去温暖。活动不但培养了青年志愿者的社会实践能力,提高了自身尊老爱老的道德水平,也让社区的老人们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爱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