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节后求职要警惕这些陷阱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每年节后是求职的高峰期,求职者在寻找机会的同时,也要警惕各类求职陷阱。介绍工作先交***元押金小楼在某网站海投了求职简历,不久,******的反馈信息,说是有合适的岗位,可以给他面试机会。初入社会的小楼,******面试。接待经理让他填写了资料,并以押金的名义要求小楼支付***元。小楼被这位接待经理“忽悠”得一头雾水,懵懂地交了***元。交完钱,小楼感觉不对劲了。他向接待经理表示,******介绍工作了,要求退还押金。接待经理一下子“变了脸”,凶巴巴地表示,要扣除**%的钱,只能退给小楼***元。小楼拿回了***元,事后越想越不对,便向区人社局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反映了情况。这下小楼才知道,******原来已经上了“黑名单”——劳动保障监******的投诉。经过调查,******以介绍工作为名,收取所谓的工伤意外险、资料费、押金等多种名目费用,以骗取求职者的钱财。查实情况后,******进行了行政处罚,******的职业中介许可证,并抄告区市场监管局。八类求职陷阱要小心据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一些大城市情况复杂,平台混乱,相比之下富阳的求职市场情况较好,尤其是近年来,关于求职陷阱的投诉少有发生。不过,广大求职者还是要擦亮眼睛,警惕“黑中介”“假猎头”“假老乡”“假兼职”“乱收费”“扣证件”“培训贷”及非法传销等几类近年来在一些大城市时有发生的求职陷阱,保护好自己的权益。其中,“黑中介”是指某些非法机构以介绍工作为名,向求职者变相收取各种名目费用;“假猎头”是指某些诈骗人员自称“人才猎头”或“高级猎头顾问”等,承诺向求职者提供高薪、高端职位,但须先缴纳服务费用;“假老乡”是指某些诈骗人员以“老乡”为名,主动搭讪求职者,热心介绍工作,专门坑害求职者并骗取钱财;“假兼职”指的是某些诈骗人员打着“高薪兼职”“点击鼠标就赚钱”“刷单返现”等幌子进行的金融诈骗;“乱收费”指的是上文中用人单位或者中介机构以工作为名收取报名费、服装费、体检费、培训费、押金、岗位稳定金、资料审核费等费用;“扣证件”是指用人单位或中介机构借保管或经办社会保险、申办工资卡等业务的名义,扣押求职者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等个人证件原件;“培训贷”指某些培训机构将高薪就业作为诱饵,向求职人员承诺训后包就业,但须向指定借贷机构贷款支付培训费用;另外,非法传销一般以“轻松赚大钱”“无需面试直接上岗”为噱头,诱骗求职者上门,然后控制其人身自由。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提醒大家,求职者要树立正确的求职观和就业观,增强辨别能力和防范意识,不要轻信既轻松又赚钱的“好差事”。如遇要求缴纳各种费用或者扣证件的情况,要提高警惕。要到正规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求职,核实中介机构营业执照是否包括职业介绍业务,是否具备《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全面了解用人单位、招聘职位等情况,核实工作内容和性质,核对薪资水平是否合理。不要将证件原件交付他人,注意保留相关材料,一旦发现被骗,立即向有关部门报案。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