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抚州年产2万吨丁基再生胶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环境影响报告书拟批准公示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对关于江西******年产*万吨丁基再生胶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批复决定,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 ****年*月*日—****年*月**日(*个工作日)。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告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决定要求听证。
电话:****—******* 传真:****—*******
通讯地址:抚州市行政服务中心环保窗口(******)项目名称江西******年产*万吨丁基再生胶项目建设地点宜黄县工业园区(******二期厂房内)建设单位江西******环评机构江苏******建设项目概况项目基本情况。该项目属于新建项目,位于宜黄县工业园区(******二期厂房内),厂址中心地理坐标为N**°**′**.**″,东经E***°**′*.*″,总用地*****平方米(合**.*亩)。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万元,占总投资比例*.**%。项目建设内容。生产车间、原料仓库,成品仓库、办公楼、门卫、“三废”处理设施等。(三)项目生产工艺和建设规模:项目以废旧汽车内胎为原料,采用切胶、水洗、粗碎、细碎、塑化、捏炼、滤胶、精炼、滤胶、出片成型、冷却、切片等工艺。规模为年产*万吨丁基再生胶。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提高清洁生产水平。应将清洁生产纳入生产管理和环境管理中,以清洁生产的要求指导生产全过程,采取清洁生产手段,完善生产工艺,提升设备先进水平。(二)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加强对各类废气的收集,并根据污染物性质采用成熟可靠处理工艺,确保大气污染物长期稳定达标排放。加强生产管理、车间通风以及厂区绿化,控制废气无组织排放。其中,H*S排放浓度须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新扩改建厂界二级标准浓度限值的要求、VOCs排放浓度参照执行《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排放限值要求、粉尘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二级标准,尾气经**米高的排气筒高空排放;无组织废气浓度须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及《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中厂界监控点浓度限值。(三)严格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项目废水主要有清洗废水、设备冷******应按“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分质处理”原则,采取成熟可靠的废水处理工艺,认真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废水污染防治措施。处理后的外排废水须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三级标准并同时满足宜黄县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要求后,经市政管网排入宜黄县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最后排入宜黄河。(四)严格落实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应优化平面总体布局,选用低噪声设备,并采用隔音、减振,加强设备的维护和厂内绿化等措施,厂界噪声须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中*类标准要求。(五)严格落实固体废物分类处置和综合利用措施。应按“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置原则,认真落实各类固体废物收集、处置和综合利用措施。本项目产生的各类危险废物经收集暂存后应定期交由有相应危废利用或处置资质的单位综合利用或安全处置,危险废物转移应办理相关环保手续。危险废物暂存库、一般固废暂存库应分别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及其修改单、《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及其修改单的要求进行设计、建造和管理。(六)严格落实地下水环境污染防治。为防止项目物料及废水渗漏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应按《报告书》要求,对涉及危险废物储存及废水收集处理设施等场所采取防腐防渗措施,同时按照《报告书》提出的环境监测计划,加强对厂区及周边地下水的环境监测工作,一旦发现污染情况,应立即停产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污染防治。(七)严格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应严格落实报告书中提出的环境风险防控措施,认真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配备环境风险应急设施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建立水污染三级防控措施,在厂区的地势较低处设置事故应急池,一旦发生风险事故时,及时启用事故应急设施,收集泄漏废水和物料、消防废水等,杜绝事故废水排放。(八)排污口规范化要求。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设置规范的污染物排放口,并设立标识牌。(九)项目周边规划控制要求。根据《报告书》结论,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设定为生产车间外扩*********应配合宜黄县人民政府,严格控制好本项目周边规划,项目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不得建设住宅、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建筑。(十)信息公******应依法实施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项目投产后应每年向社会发布企业年度环境报告,公布污染物排放和环境管理情况,确保环境安全。(十一)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项目建成后,全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必须满足总量控制指标要求(CODCr≤*.**t/a,NH*-N≤*.**t/a)。 公众参与情况 主要采取了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现场调查、网上调查等形式。共发放个人及团体调查表**份、有效回收**份,绝大部分的被调查者赞同本项目的建设,无调查者反对本项目的建设。由此可见,项目所在地公众是支持本项目建设的,同时,建议项目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采取一定措施消除或减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