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闵行“小喇叭”日日广播宣传政策 “店小二”跑步前进提升效率 ——洞泾镇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解决成长烦恼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政策不了解、融资有困难、选址时间紧……企业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在洞泾镇,有一支精通业务又具有敬业精神的“店小二”团队,他们在涉企惠企的政策落实上动脑筋,在提高企业服务效率上下工夫,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让企业能够心无旁骛谋发展。“优化营商环境需要我们不断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想在企业前面,跑在企业前面。”洞泾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林裕东说。 朋友圈里的政策“小广播” 政策千万条,学习第一条。最近,洞泾镇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刘晓娅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开辟了一个“专栏”,取名“小丫服务小喇叭”。小喇叭广播的内容包括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专精特新”培育要求、国内大企业总部”认定条件、“G**科创走廊人才政策等,涵盖了不同企业各个阶段的多种需求。除了转发政策发布链接和相关通知外,刘晓娅还会在评论区不断补充细节内容,回答朋友们的咨询提问,一条朋友圈信息就成了一次精明扼要的政策专题解读。“平时每天都是和企业打交道,微信好友里有很多企业负责人,我就想在自己学习研究相关政策的同时,能不能利用朋友圈来多多宣传,于是就尝试了一下,发现发出来之后感兴趣的人还挺多。”刘晓娅说,企业大多埋头做研发,对政策了解不透,往往会错失很多优惠和扶持政策,作为“‘店小二’,我们要做的就是将政策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们”。 除了朋友圈里的每日更新之外,刘晓娅还主动联合不同职能部门,为企业发展现场把脉。最近,她牵线搭桥为去年落户洞泾镇******举办了一次专场咨询会。那天,公司总经理黄曙光不仅了解到了环评申报的相关手续流程,还将自己目前遇到融资难问题和盘托出:“我们没有抵押物,所以贷款比较难,希望镇里能够帮忙想想办法。”看到企业有这样的困难,刘晓娅向黄曙光承诺,一定尽快邀请相关部******实地调研,共同研究政策并设法解决。“有些专业问题可能我不能立即解答,但是我可以充当桥梁,把了解政策的专家聚到一起为企业想办法,不求锦上添花,但求雪中送炭。”刘晓娅说。“店小二”*天落实厂房选址 是回浙江老家,还是留在上海?去年,王南钧在为自己创办的******寻找新址时犹豫了很久。“原来公司是在闵行,但是随着大虹桥板块的发展,成本越来越高了。”王南钧说,“因为我公司主要是研发人员多,普工少,其实更倾向于留在上海。”******的落户地点,王南钧不仅要求有标准厂房,而且要求交通便利,于是他在上海多地不断寻找。当他来到洞泾镇,向相关部门表达了自己的诉求后,洞泾镇企业服务中心立马派出金牌代办员孙君宪进行一对一服务。带着王南钧的具体要求,孙君宪跑遍了全镇,马不停蹄“找房子”,仅用了一天时间就筛选出了三个备选厂房,第二天带着王南钧实地看房,第三天王南钧便确定了适合自己的新厂房。为什么这么着急?孙君宪说:“我心里清楚,客户肯定会货比三家,也许别的******落地,我如果不抓紧时间,客户可能就留不住了。” *天敲定厂房,这样的效率的确让王南钧大吃一惊。更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刚刚签好厂房租赁合同,孙君宪就紧锣密鼓地开始为他对接环评、装修等工作,“店小二”跑步前进式的服务,让公司的投产时间得以大大提前。“效率太高了,几乎所有事情他都想在我前面,为我节省了很多时间成本。”王南钧说。 享受到“店小二”贴心服务后,******安在了洞泾,最近,******的党组织关系迁到了洞泾,还准备将另一个供应链项目也整合到洞泾来。同时他正在积极游说同样创办企业的一名老同学,希望对方也能够来洞泾拓展事业版图。看到客户在洞泾安心发展,孙君宪颇有成就感,他说:“在自己的努力下,企业能够顺利发展、不断壮大,这就是我这个‘店小二’最开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