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俗搭“台”经济唱“戏”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begin   腊月里来,糯米飘香,对于水乡的村民来说,酿一缸米酒象征着冬日里的丰收与欢乐。*月**日下午,钟管镇下塘村村民齐聚文化礼堂,酿米酒、做欢喜团,庆祝第二届米酒年俗节。  据悉,为保护传承非遗文化、积极推广特色农副产品,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助推乡村振兴,下塘村第二届米酒年俗节在首届的基础上,增加了现场品尝活动。  米酒的味道,也是乡愁的味道。下塘村支部书记顾国胜说,米酒是下塘村的特色所在,几乎家家户户都会酿制米酒。今年,在村民们的大力推荐下,特地选出了*位村民的自酿米酒带至年俗节现场,并由现场群众品尝投票,角逐下塘村“金牌米酒”之称。  细看色泽,慢慢品尝,感受口感和口味,这场年俗活动为现场群众带来了舌尖上的欢乐。通过大家的品尝及投票,现场最终评选出金牌米酒一二三等奖。一等奖获得者村民谈新明现场带着村民们一起酿起了米酒。  “开锅了!”文化礼堂旁的土灶头上冒出阵阵水汽,村民们你搬条凳,我搭架子,谈新明拉着邻居老沈拿起扁担抬起缸,大伙儿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一桶桶清水倒入蒸桶,透过熟透的糯米,最后流入大缸,经过两轮过滤,糯米被彻底冷却。随后糯米被倒入大缸,村民谈新明驾轻就熟地将酒曲一点点放入,熟练地用手拌匀。看着这个家家户户的酿酒风俗变身为村里的一个节日,老谈觉得很开心。  “除了酒文化,我们也正积极推广米酒经济,还有我们村的各种农副产品经济。”村党支部书记顾国胜介绍道,趁着此次米酒年俗节的活动,下塘村村民们还纷纷展示了自家的丝绵、土鸡蛋、糯米千张包、土鹅、锅贴等特色农副产品,以及“欢喜团”这个市级非遗项目的展示。  顾国胜介绍说,下塘村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和丰饶的物产,如何适应新时代,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加强农业、农产品宣传推介,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帮助农民致富,助推乡村振兴是当下全村上下努力的方向。借此契机,顾国胜也宣布了下塘村“互联网+农副产品”创业大赛启动仪式,鼓励村民们行动起来,通过传承延续,互比互看,以自身特色迈出乡村振兴的步伐。  据悉,在此次米酒年俗节上,还迎来了下塘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揭牌以及钟管镇家园志愿服务队授旗仪式。通过站点及队伍的建立,进一步助推乡村振兴。作者:记者 俞晓勤 通讯员 姚萍end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