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廊坊浅谈读“认知天性” 的收获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浅谈读“认知天性” 的收获
这本书是**位认知心理学家**年的科研心血。他们的团队通过不断的实验,提出人类认知规律和学习之间的紧密联系,透彻解读人类普遍的学习规律,并根据脑神经科学研究成果,推导出了有利于大脑的简单学习法则。无论你现在处于哪个阶层,看完这本书,都一定能够收获满满。以下是我的收获,分享给大家。
收获一:认知人类大脑构造,得出任何年龄段开始学习都不晚的结论。每个人在*岁前,大脑的链接数量达到一生的顶峰,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常被用到的链接会继续生长,成为更发达的链接,很多未被开发的链接逐渐萎缩衰退。而当某一天你专注于一项未曾开发的技能,并反复钻研训练时,又会发现,这段对应的早已萎缩衰退的链接会重新生长。这就验证了诸多大器晚成的故事,也验证了那句话“开始学习,任何时候都不晚”。
收获二:认知人类大脑遗忘规律,得出强化长期记忆的方法。书中给我们总结了一套强化记忆的方法,分别是“检索、间隔练习、穿插练习、细化、生成”。
检索,是以测验、考试的方式让大脑去搜索已学的知识。每一次搜索,都是对大脑的记忆痕迹的刺激,大量实验证明,大脑耗时越长,越努力搜索到的知识,长期记忆效果越明显。
间隔练习,这里的间隔是针对人脑遗忘速度而设定的。研究表明“遗忘速度最快的区段是**分钟、*小时、**小时,分别遗忘**%、**%、**%;*-**天遗忘率稳定在**%-**%之间” 人类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所以,在学习完某项内容后应在**小时内及时复习,接下来可以是*天、一周、半月甚至更长,每次的练习都设置在未等记忆的内容遗忘掉之前就再次复习,这样只需要花费很少的时间就能复习巩固一次,且容易生成长期记忆。
穿插练习,顾名思义就是将不同的知识点穿插做练习。例如,我们学习求三角形面积,就只练习三角形,学习求梯形面积,就只练习梯形,若突然将两个或多个知识点放在一起测试,我们就会容易混淆。所以在练习的时候,我们将
多个知识点交替、穿插、综合练习,更有助于我们巩固记忆和合理运用。
细化,是指将所学的新知识与已知的旧知识相结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归纳总结,例如,我们学习了苏轼的一首诗,就可以把已知的知识复习一下,他所在的朝代,他著名的诗词,和他一生的经历等。将所有相关知识生成同一个记忆线索,方便下次的检索,也有助于长期记忆。
生成,是指将所学的知识,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如以上所述,我把从书中得到的收获,回忆并写下来,不仅强化了记忆,还结合了已知,生成了新的文字,创新就是由此而来的。
收获三:书中介绍了几种记忆技巧,如心智模型、记忆宫殿、画图记忆等,分别适合我们记忆不同科目的知识。
以上我所列举的收获,是平时在学习中可以实实在在用到的。于我而言,最大的收获应该是,我懂得了运用,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读懂、读透一本书。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得到“自见”,当然指的不是单单重复阅读,而是需要记忆、思考、细化和生成的。
香河主线收费站 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