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毕节地织金县三甲街道:贫困户甩掉穷帽子 过上“牛”日子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月**日,迎着初春的暖阳,织金县三甲街道大街村村民陈启顺在牛舍查看“扶贫牛”长势以后,将牛群赶上山去吃草,一路上“哞哞”的牛叫声此起彼伏。养牛脱贫,陈启顺对国家扶贫政策非常满意。“之前由于缺资金、缺技术致贫,日子过得苦巴巴的。去年得到政府*.*万元扶贫资金,扶持我饲养*头牛,圆了一家四口人的致富梦。”陈启顺高兴地说,今年打算再买两三头牛喂,不断扩大养殖规模,争取一年盈利三四万元,做个致富“牛”人。得益于“产业扶贫”项目,****年该街道像陈启顺一样获得直补养牛扶贫资金,实现脱贫掉帽的农户将近占本年度脱贫任务***户****人的“三分天下”,为推动脱贫攻坚奠定良好基础。据了解,****年该街道直补养牛项目涉及扶贫资金***万元,以每头****元的补助标准,扶持***户贫困群众养牛***头,实现了“脱贫有产业、致富有门路”的目标,一举甩掉穷帽子、过上“牛”日子。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展养牛产业,广大贫困户走上“产业扶贫”道路。去年该街道在反复走访查实情、依托资源谋发展、结合愿意开良方的基础上,把打好“产业扶贫”硬仗的主战场定位在发展养牛产业上,带领贫困群众兴产业、拔穷根。“贫困户养牛脱贫致富,只是打赢‘产业扶贫’硬仗的‘开场戏’。”该街道相关负责人说,今年大力推行“三变”改革,把养牛户的资源整合起来,通过抱团发展养牛产业,进一步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利润。目前,街道以村为单位成立养牛专业合作社,转农户“分散饲养、自行管理”为合作社“规模养殖、科学管理”,产生的效益按照“股分制”进行分红。同时,发挥“大户带动小户、基地带出规模”的产业效应,鼓励和帮助更多群众参与发展、共同致富。(彭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