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骄傲!2019年2月襄阳好人榜 谷城3人上榜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原标题:****年*月襄阳好人榜 襄阳日报讯(通讯员 代丽思 全媒体记者 孙修廷)记者*月**日从市文明办获悉,****年*月“襄阳好人”评选结果揭晓,*人上榜。 其中,助人为乐类*人:*********路驾驶员王莹莹、宜城市人民医院妇科医师侯冰雪。 见义勇为类*人:********路驾驶员张桥、襄城区卧龙镇玉皇村二组村民徐安元。 敬业奉献类*人:谷城县广播电视台网络新闻中心副主任魏燕辉、高新区消防大队政治教导员杜正伟、保康县寺坪中心卫生院门诊内儿科医师黄德东。 孝老爱亲类*人:谷城县城关镇东升社区居民******职工张旭。 王莹莹:关爱老人情暖乘客 女,**岁,*********路驾驶员。****年*月,细心的王莹莹发现一位步履蹒跚的白发老人每天乘坐***路公交车,时间久了,她便和老人熟悉起来。闲暇时,她和老人拉家常,得知老人独居多年,还曾在**年前患脑梗,至今半身不遂并留有后遗症。了解这些情况后,她主动扮演起了“闺女”的角色,关心老人的生活。为了让老人在最短的时间内等到她的班车,她不厌其烦地教老人认识公交线路时刻表;担心老人吃不好,她不管刮风下雨,隔三差五地给老人送汤送菜;怕老人独处寂寞,只要一有空闲,她就和丈夫一起去老人家中探望。不是儿女胜似儿女,王莹莹为素昧平生的老人送去温暖。 侯冰雪:生死时刻跪地救人 女,**岁,宜城市人民医院妇科医师。****年*月**日*时**分,一位老人在宜城市楚都公园晨练时突发急性心肌梗塞倒地不起。在上班途中的侯冰雪立刻赶上前去查看,老人脉搏和呼吸极其微弱,情况十分危急,她立即为老人实施心肺复苏,进行心脏按压。多次按压后,老人逐渐恢复呼吸,侯冰雪不顾双臂酸痛一直坚持抢救,直到***救护车到来,与众人合力将老人送上救护车后才悄悄地离开了现场。 张桥:“硬核”司机见义勇为 男,**岁,********路驾驶员。****年*月**日**时**分左右,张桥驾驶**路公交车停靠在市第一人民医院站台等候乘客上车,眼见乘客手机被人偷走,他大喝一声:“东西拿出来,搁这儿!”小偷被张桥的气势当场镇住。张桥见小偷没有交出手机,站起身准备下车夺回手机。小偷见状,只好交还手机,灰溜溜地离去。张桥霸气呵斥扒手一事引发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中新社等中央媒体关注,视频总浏览量达到****多万次。 徐安元:无名英雄奋勇救人 男,**岁,襄城区卧龙镇玉皇村二组村民。**年前的一个冬天,**岁的贵州女孩张雪慧在襄阳老火车站和家人走散,被两个陌生男子架住并意图图谋不轨。在途经东门口涵洞时,张雪慧趁两人不注意,大声呼喊:“救命呀!”此时一名男子听到呼救声立刻冲上来,大喊:“放开她!”经过激烈争夺,张雪慧最终获救。回到贵州后,张雪慧的父亲几次带着女儿来襄阳寻找恩人,因有效信息太少一直没找到。**年之后,经各方努力,张雪慧终于找到了当年的救命恩人徐安元,这一段跨越三十多年的英勇救人事迹得到广泛称赞。魏燕辉:深耕媒体坚守一线 女,**岁,中共党员,谷城县广播电视台网络新闻中心副主任。魏燕辉幼年因车祸右腿截肢,但身残志坚,以超人的毅力坚守新闻采编一线**年。她注重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理论水平、业务素养,勇挑重担,砥砺奋进,工作业绩突出。****年,她在全国第五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比赛中荣获“优秀选手”称号,并作为全省唯一代表入选全国新闻战线“好记者讲好故事巡讲团”参加全国巡讲。 杜正伟:热心公益爱洒藏区 男,**岁,高新区消防大队政治教导员。**年的消防生涯,他随警出动近两千次,挽救生命数百条。为了响应援藏号召,他远离家乡妻儿,无私奉献三年。在西藏工作期间,他和队友走遍了辖区每一个角落,为当地重要建筑进行消防体检,排除火患;为提高高原地区群众的消防意识,他利用各方教学资源,开展多期消防培训,组织当地志愿者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工作之余,他和队友定期看望当地敬老院的孤寡老人,为老人捐钱捐物,同时他还资助了一些藏族贫困学生。 黄德东:赤脚医生走村入户 男,**岁,保康县寺坪中心卫生院门诊内儿科医师。****年*月,黄德东从保康卫校毕业分配到庹家村卫生所工作。**年来,他坚守“不让病人多跑一步路、不多耽误一分钟、不多花一分冤枉钱”的行医原则,随身带听诊器、温度计、血压计,走村入户为乡亲们看病,宣讲健康卫生知识。**年来,他认真钻研中医理论,总结出二十余种适合中医治疗的典型病例,以高超的医术治愈一批又一批患者,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专家医生”。****年,黄德东的门诊就诊量达*.*万人次,住院中医会诊****人次。郭帮军:照料家人无怨无悔 男,**岁,谷城县城关镇东升社区居民。郭帮军的亲生父亲双目失明,妻子被查出患有严重的癫痫,儿子又被诊断为重症肌无力,岳父中风。**年来,他无怨无悔地侍奉着双方老人,照顾着妻子、儿子,用辛勤的劳动撑起了家的希望。张旭:孝老爱亲倾情付出 男,**岁,******职工。****年冬,父亲患病身体偏瘫,他把父亲从五山镇老家接过来照顾。****年春,父亲又查出肾衰竭,每周透析一次,他不离不弃,毫无怨言,每天为父亲接屎倒尿。张旭用爱心、孝心守护着父亲,照顾着父亲,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百善孝为先”。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