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江华金竹冲的“三大变迁”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永州日报讯(通讯员 刘明政)一条条蜿蜒曲折的盘山水泥路像玉带一样在崇山峻岭间延伸,一座座精美别致的小洋楼散落在青山绿水间,一栋栋坐落在集镇的马头墙易地扶贫搬迁房拔地而起……*月**日,走进江华瑶族自治县大石桥乡金竹冲村,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千里瑶山披锦绣,脱贫攻坚奔小康”的壮阔画卷。金竹冲村位于大石桥乡东部的萌渚岭瑶山腹地,总人口***户****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户***人。金竹冲村是高寒山区,人多地少,农民收入渠道单一,****年被列为国级贫困村,****年被列为全县**个深度贫困村之一。自精准扶贫开展以来,后盾单位江华瑶族自治县交通局派驻工作队与乡村两级干部群众勠力同心,齐力攻坚,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脱贫赞歌,让这个昔日贫困、条件艰苦的国家级贫困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新变迁。金竹冲村已于****年实现整村出列,全村的综合贫困发生率降至*.**%。变迁之一:基础设施“大改观”
“感谢交通局帮我们修通了水泥路,而且水泥路修到了我们家门口。这是我们几代人做梦都没有想到的。”金竹冲村竹坪自然村的盘冬秀感激地说。****年,县交通运输局驻金竹冲村扶贫工作队进驻后,迅速进入角色,开展了深入细致地入户走访调查,帮助村里找准“穷根”,对症开出良方,制定了三年脱贫规划,因村施策,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有效开展驻村帮扶和结对帮扶。他们首先从“两个完善”找准突破口,利用自身行业优势,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电、路、讯、环、房均到村到组到户。****年投入***万元硬化立下源至金竹冲**.*公里道路;****年分别投入**万元和**万元修建立下源和洪水人畜饮水工程;****年投入**万元新建立下源小学大桥;****年投入**.*万元新建金竹冲村“五小水利”;****年投入***万元大竹坪和洪水“窄加宽”*.*公里;****年投入*万元到洪水卫生室完善;****年投入**万元新建金竹冲村综合服务平台;****年投入*万元到金竹冲卫生室完善;****年投入近**万新建金竹冲文化广场;投入近*万元完善农业服务和文化文艺设备设施;****年新纳入道路硬化新建*.**公里投资***余万元,金桥旅游公路投入****余万元等,在交通扶贫方面共计投入****万元,助力整村脱贫。目前,全村主干道通畅,到达村委会和村小学,所有自然村道实现硬化(通达);***%农户通过自来水饮水,饮水安全;农网改造已经完成,***%农户家中通生活用电;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功能完善,党建服务设施、便民服务设施、农业服务设施、医疗服务设施和文体活动设施齐全。变迁之二:富民产业“大发展”
江华瑶家人自古以来有熏腊肉的习惯,瑶家人熏的腊肉,备受人们欢迎。“我们金竹冲瑶家柴火腊味卖到了**元每斤,香肠**元每斤,已远销非洲科特迪瓦和塞内加尔,全国各大城市也有销售。仅今年我就杀了**头土猪,可熏腊肉*.*万斤!”金竹冲村腊肉加工厂老板唐芙蓉笑容满面地说道。“我****年参加了县扶贫办组织的在道县工贸学校的小微企业管理培训班,作为村干部有责任和义务带领村里老百姓脱贫奔小康。****年*月,我投资**万元,办起了金竹冲腊味厂。现发动村里**户贫困户养土猪,每年还吸纳村里**至**人就业,户均可实现增收****元以上。”唐芙蓉说道。产业是实现稳定脱贫的关键。驻村工作队坚持因地制宜地引导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目前全村发展种植、养殖产业的有**户,其中养鸡*户****只;养牛**户***头;养羊*户**头;养猪*户**头;种植柑橘*户**亩,生姜*户*亩;养蜜蜂*户**余箱年产值*****元以上;种植江华苦茶***余亩;种植猕猴桃**亩,种植沃柑***亩,成立了水果种植合作社;投入**余万元建立了石蛙、青蛙等综合养殖基地。变迁之三:贫困瑶胞“大迁徙”
“原来我孙女赵雨璇在涛圩小学上学,要在涛圩磷肥厂租房子住,每年花****元。现在分了***平方米新房,孙女转到了大石桥中心校上学,读书近,买菜近,还可以在厂子打点工,政府真是太好了!”金竹冲*组建档立卡贫困户赵贱姣激动地说。像赵贱姣一样享受易地扶贫搬迁的共有**户,占到了全村贫困户的**.*%,真可谓是一次瑶胞的“大迁徙”。****年,县里启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后,驻村工作队主动与乡党委政府对接,深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让从大瑶山深处搬到集镇的贫困户家中的老人妇女实现家门口就近就业,既挣钱又顾家,达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