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秦皇岛2019年污染源“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方案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秦皇岛市生态环境局****年污染源“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方案 根据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关于推广“双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有关文件精神,以及环境保护部、省环保厅关于在污染源日常环境监管领域推广随机抽查制度的要求,为进一步做好我市****年污染源日常监管抽查工作,促进公正公平执法,提升监管效能,制定本方案。一、工作目标深化“放管服”改革、减轻企业负担、转变监管方式,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加强对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遵守环境法律法规的精细化监督管理,规范日常环境监管工作。落实市、县两级生态环境部门随机抽查主体责任,以行政区内所有污染源作为随机抽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查的模式开展生态环境日常监管及监督检查,重点对被抽查单位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环评、“三同时”及排污许可证等环境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抽查。实施污染源分类监管,对全市污染源按照一般排污单位、重点排污单位、特殊监管对象分类,参照不同比例进行随机抽查。实行随机抽查结果公示制度,每季度向社会公示随机抽查结果,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双随机抽查工作的规范性、公正性、及时性、有效性。二、工作要求(一)确定抽查比例。重点排污单位最低抽查比例:市级生态环境部门每季度至少对本行政区**%的重点排污单位进行抽查,县级生态环境部门每季度至少对本行政区**%的重点排污单位进行抽查(原则上应保证每半年对辖区所有重点排污单位进行一遍巡查)。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由市级生态环境部门按照法律法规要求,根据本行政区环境承载力、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以及排污单位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等因素确定。一般排污单位最低抽查比例:市级生态环境部门至少按照*:*的比例(在编在岗的环境监察人员数量:被抽查单位数量)确定年度被抽查单位数量,县级生态环境部门至少按照*:**的比例确定年度被抽查单位数量。特殊监管对象抽查比例:对存在环境违法问题和环境管理问题的污染源,应适度提高抽查比例,每季度抽查比例应不低于**%。(二)严格抽查程序。按照生态环境部方案要求,随机抽查工作以季度为周期阶段性推进,各县区分局要结合本辖区行政执法人员和污染源数量合理制定季度随机抽查计划,并严格按照抽查计划按时完成季度随机抽查任务。现场执法人员接收随机抽查任务后,应在规定时限内对随机抽查对象开展现场检查,通过现场执法终端将随机抽查结果录入《污染源现场监察记录》后提交上报,确保随机抽查数据的实时上传。(三)确保抽查质量。在抽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一次性”告知制度,全方位堵塞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管理漏洞。对企业开展“解剖式”执法检查,对污染防治设施设置、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排查。严格落实环境问题“一次性告知”制度,对检查发现的一般性环境管理问题,要求立行立改,对企业环境违法行为,依法立案查处,帮助制定整改方案,督促限期整改落实到位。(四)执法留痕。全市环境执法随机抽查统一使用省环保厅双随机抽查系统移动执法手机终端,及时录入现场检查信息,确保随机检查真实性、时效性、共享性,实现随机抽查移动执法终端全覆盖、无死角。(五)信息公开。积极拓展信息公开渠道和便民方式,充分利用媒体宣传、社会监督等公众参与模式;建立健全企业诚信档案、行业“黑名单”制度,探索企业信用等级和抽查比例、频次挂钩机制;健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对失信市场主体实施信用约束,增强随机抽查威慑力。三、工作安排(一)制定随机抽查任务。每年**月底前按照本单位确定的抽查比例,确定下一年度被抽查单位数量(家次),并于每季度结束前*个工作日内采用摇号的方式确定下一季度被抽查单位名单。具体工作应由本级负责双随机工作且具备系统操作权限的工作的人员在系统平台操作,将随机抽查任务分配至相应现场执法人员。(二)更新随机抽查数据库。为维持双随机系统数据库内企业动态管理,同时保持双随机数据库的稳定性,省生态环境厅将在每年**月统一对数据库进行一次调整,包括随机抽查执法人员调整、随机抽查比例频次调整、企业监管权限调整、企业性质调整、新增和消亡企业调整等。各县区分局负责汇总本辖区内需做调整的名单,**月**日前报送市环境执法支队。数据库日常筛选工作分阶段独立进行。企业基本信息日常更新工作由参加双随机执法人员提供,负责污染源动态数据库的工作人员在*个工作日内完成系统录入。(三)公开随机抽查结果。市生态环境局将按照信息公开有关要求,及时公开随机抽查结果:每季度抽查结束之日起**个工作日内统一在市环保局官方网站向社会公开“双随机”抽查情况和查处结果;每年*月**日前公开本年度日常监管污染源名单,接受社会和公众监督。各县区分局可根据实际需要在当地政府网站上公开相关信息。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对“双随机”抽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市生态环境局成立了分管领导任组长、环境执法支队主要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双随机”抽查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区分局也要成立相应组织,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狠抓工作落实,加强调度,及时发现并解决抽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二)加强督导检查。“双随机”监管工作涉及层级多、部门广,组织协调任务繁重,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统筹谋划,搞好联络沟通,形成部门联合监管工作合力。市生态环境局将不定期对本系统“双随机”抽查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对组织实施不力、工作敷衍塞责、弄虚作假,未按时完成任务的,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对完成较好的进行通报表扬。 (三)加强信息反馈。“双随机”监管是事中事后监管方式的探索和创新,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加强执法人员培训,转变执法理念,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沟通协调,做好标注工作,逐步完善“双随机”抽查办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抽查监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