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阿拉我校举办民族学人类学“名家讲坛”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为了推动我校民族学学科建设,促进我校国内外学术交流,我校民族研究院和蒙古学学院 *月**日举办民族学人类学“名家讲坛”(第一至第三讲),邀请剑桥大学博士、美国匹兹堡大学人类学系教授、著名人类学家安德鲁·斯特拉森(Andrew Strathern)、美国匹兹堡大学人类学系助理研究员帕梅拉·斯图瓦德(Pamela Stewart)和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主任、我校民族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纳日碧力戈教授作学术报告。讲坛由民族研究院院长纳日碧力戈教授、蒙古学学院副院长阿拉坦格日乐教授和民族学中心主任阿拉腾嘎日嘎博士分别主持。我校民族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巴?苏和教授以及蒙古学学院、教务处、教育科学学院、政法与历史学院、传媒学院、体育学院、蒙医药学院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教师、研究生共**余人参加讲坛。安德鲁· 斯特拉森教授为《仪式研究》期刊主编、《仪式研究》丛书主编、《医学人类学》丛书主编、《欧洲人类学》丛书主编。曾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台湾、爱尔兰、苏格兰、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等地进行长期田野研究。在宗教与仪式、族群、语言人类学、医学人类学等领域出版**本专著,数百篇文章,在全球范围内先后组建了Cromie Burn研究团队,Okari研究团队、Oatspur研究团队,为学科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近期出版的专著有《冲破藩篱:人类学难题》、《人类学研究手册》、 《在田野:全球人类学经验》、《仪式:宗教的关键概念》、《亲属:自我与团体》、《治疗和疗愈:和全球视野下的医学人类学》等。安德鲁·斯特拉森教授和助理研究员帕梅拉·斯图瓦德(Pamela Stewart)在“疗愈实践与宗教”(讲坛之一)中,系统介绍了国际人类学前沿文献,以“护身符”、萨满治疗和“安乐死”现象为例,解释传统医疗不仅治疗躯体疾患,还治疗心理和精神疾患,从而强调认知科学不能解决一切问题,疗愈在区域和族群的历史文化、民俗习惯、宗教信仰等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社会过程中的仪式”(讲坛之二)中认为灾害不仅破坏社会秩序,而且也破坏人类内心的精神世界秩序,所以土著人通过各种仪式构建被摧毁的精神秩序,因此仪式具有一定的治愈功能。纳日碧力戈教授在 “经验与互构:三生无限的方法论”(讲坛之三)中,从政治人类学的角度,由“三一互动,大道乃行”、“经验的整体性”、“人与环境互相归属”等三个层面深入探讨,他强调,在不可切断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各民族互为条件、互为环境,容纳差异、互守尊严的和谐友好关系的重要性。三位知名教授还与到场师生进行了热烈的学术讨论与互动。此次民族学人类学“名家讲坛”对促进我校民族学学科进一步与国际前沿接轨,拓宽青年学者学术视野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会场 会场 合影留念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