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文山情洒西柏坡 信念启新程——文山州局党委组织赴西柏坡开展红色教育基地现场学习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走进新时代,面对新思想、新征程,出现各种新挑战、新问题,在这种新形势下,尤其需要坚强有力的干部队伍作支撑。 文山州局党委历来高度重视党员教育,先后组织到杨善洲干部学院、延安市委党校、井冈山干部教育学院开展现场党性学习教育。*月**日—*月**日,组织党员干部、党务工作者深入革命圣地西柏坡,再次接受现场党性教育,筑牢党员队伍思想“根”和“魂”。
革命圣地西柏坡
西柏坡在中国的革命历史上可谓是赫赫有名,早在大革命时期这里就建立了共产党的组织,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党中央和毛主席在此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和全国土地会议,解放了全中国。 **年来,西柏坡以其独特的贡献,在中国的革命史册上竖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在中国地理分布上,南方多山区,北方多平原。河北属于华北平原,按理说,春天的平原应该是一望无际的麦田。可是在前往西柏坡学习的路上,麦田逐渐被山峦取代。为什么要选择一个位置偏远的山区作为党员教育基地?即使在交通发达的今天依然觉得有点偏远,何况是在**年前战火纷飞的年代。 站在沕沕水水电站前,笔者找到了答案。 当时的西柏坡没有电,要指挥前线,电是必不可少的资源。但是对于平原来说,发电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一方面,资源匮乏,没有发电的装备,另一方面,地理位置的限制造成了落差较小不利于发电。在这样的困难面前,他们没有气馁,全体人员齐心协力造装备,四个月不到就完成了水电站的建设。 因为有了电,在西柏坡这古今中外罕见的最小、最简陋的指挥所,发出了***封电报,指挥了三大战役取得胜利,不仅让古都北京免于战火摧毁,为推动和发展新中国的各项建设事业,从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论上作了充分准备。
西柏坡精神“洗礼”
“我们要通过此次培训,切实提升党性修养,始终保持共产党员高尚的道德情操,牢固树立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始终保持创新拼搏的精神状态去克服文山烟草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矛盾和困难。”文山州局党委书记何文炜在开班动员会上的讲话,点出了西柏坡之行的要求。 带着这样的目的,学员们开始了几天的学习。 此次学习方式多样。包括情感教学、音像教学、现场教学、专题点评、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 此次学习内容丰富。观看《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纪录片,向五大书记铜像献花致敬,重温入党誓词,参观西柏坡陈列展览馆,参观国家安全教育馆,走访中宣部、中组部旧址…… 此次学习内涵深刻。在革命老区沕沕水发电站,学习老一辈革命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科学创新精神;在正定塔元庄村,习近平总书记的从政始发地,学习习近平同志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怀;在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学习坚定信念、敢于牺牲的精神…… 几十年前,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在一穷二白的国内环境和极端的外部环境中,前辈们全心投入到党的伟大事业,忠于党、忠于人民,创造了一个个世界奇迹。 在西柏坡这片土地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真正的诠释了为什么入党,我要为党做什么。 在这样一片神圣而庄严的土地上,走访先辈走过的足迹,感受他们当年不畏战火纷飞,不怕流血牺牲,不惧艰难困苦的革命大无畏精神,探求获得真理的路径,寻求坚定信仰的力量,是一次难得的体验。
新使命开启新征程
****年*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考察时重温中共进北京前所立*项规矩,并且强调指出,“赶考远未结束”。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赶考,新时代、新征程,更需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以饱满的状态和实在的行动投身到工作实践中去。 “几天学习下来,我深刻地理解了,为什么要跨越大半个中国,不远千里来到这个偏远的山区,开展现场学习。”学员李德青说着参加培训的体会。 “因为,在这个曾经贫瘠的地方,前辈们那种团结一致、不畏艰难的精神,对于如今这个新时代,依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在困难面前,恐惧、退缩,问题就不会得到很好的解决,只有直面困难,团结一致,奋力拼搏才是解决问题的绝佳办法。” 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的斗争精神,在这里孕育的中国共产党 “两个敢于”的革命精神,“两个善于”的科学精神,“两个坚持”的民主精神,“两个务必”的创业精神,让大家对“赶考远未结束”有了更加深刻而清晰认识,也让大家认识到烟草作为国有企业,身负重任,要为党做什么成为每一位党员都认真思考的问题。 “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我们应该要发扬西柏坡精神,坚定理想信念、鼓舞斗志,不断提升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的价值功能,为党的伟大事业向前推进和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回程路上,学员赵丹说出了此次学习的认识。 路漫漫其修远,吾辈上下而求索。有了心灵明灯的指引,高质量跨越发展之路,虽艰不再远。 (文山州局 邓宗艳 李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