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云南省肿瘤医院胸外一科Lung-pro导航支气管镜技术简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云南省肿瘤医院胸外一科Lung-pro导航支气管镜技术简介作者:胸外一科陈琬玲 张祥武 马煜辉 Lung-pro导航支气管镜技术包括Lung-pro增强现实(AR)导航技术和支气管镜经肺实质结节取样术(BTPNA),简称隧道技术。 *. Lung-pro增强现实(AR)导航技术: Lung-pro增强现实(AR)导航(Broncus Medical Inc.)是根据患者的CT数据定制化重建患者的肺部*D模型。标记病灶后,自动生成到达病灶的路径,并在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将原有支气管镜下的真实影像与重建信息同步显示(包括路径、血管、气道尺寸、病灶位置等信息),从而快速、准确地引导支气管镜到达病灶,进行诊断(肺结节取样活检、淋巴结取样活检和冷冻活检)、定位(染色标记、肿瘤标识物放置)和介入治疗(能量消融、靶向放疗)等,实现视觉化指导支气管镜的临床诊疗工作。可以实时引导支气管镜快速、准确到达病灶点,广泛应用于肺结节和淋巴结的取样活检以及消融等微创介入治疗。同时对于胸外科切除手术及腔镜下切除手术,可以引导支气管镜准确到达病灶位置,实施亚甲基蓝染色或放置肿瘤标识物,实现病灶精确定位,以便后续切除。 *. 支气管镜经肺实质结节取样术(BTPNA), BTPNA简称隧道技术,是针对肺部疾病中,与气道不相通的病灶,通过支气管镜的工作通道,使用穿刺针在气道壁上造孔,并在X光引导下在肺实质内建立通向病灶的隧道(延长工作通道)。通过直达病灶中央的延长工作通道可对病灶进行后续的取样和治疗。实现后续的微创介入治疗(能量消融、粒子植入、精准灌药等) 操作步骤: 操作常规治疗支气管镜进入气道 按照预先规划的路径,系统导航至病灶所在穿刺点 使用FleXNeedle活检针在气管壁穿刺 使用球囊将穿刺的孔扩张 配合C型臂X透视辅助及*D可视光标定位及路径引导,将鞘管及内芯推送至结节 经鞘管*.*mm的工作通道进行诊断或治疗 Lung-pro导航技术与常规的支气管镜检查技术区别: Lung-pro导航技术与常规的支气管镜检查相比,突破了传统支气管镜仅能进入大支气管的技术瓶颈,能到达常规检查不能到达的病灶部位,显著提高了支气管镜刷检、活检、穿刺术的阳性率。传统支气管镜总体的阳性率**%,而使用Lung-pro导航支气管镜检查技术可使阳性率达**%以上。 Lung-pro导航支气管镜检查技术与电磁导航气管镜(electromagnetic navigation bronchoscopy,ENB)技术区别: 电磁导航支气管镜(electromagnetic navigation bronchoscopy,ENB)是一种以电磁定位技术为基础的新型支气管镜技术,应用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三维重建和传感器定位技术,实时引导可转向的内镜探头到达肺周围病变部位,提高了可弯曲支气管镜对肺外周病变的诊断效率,能检测到传统气管镜无法检测到的周围肺组织病变。 全肺实时诊疗导航(Lung-pro)支气管镜技术是也是通过对患者薄层高分辨率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再结合虚拟支气管镜技术,深入到达**-**级支气管结节部位,实现肺部病灶的实时导航和精确定位。与电磁导航相比,Lung-pro还可以不依赖于支气管到达病灶,对病灶进行定位、活检、局部治疗。ENB目前尚有一定的局限性:*.定位的精确度受到支气管镜技术的制约。*.定位操作步骤繁琐,对麻醉的要求较高,需要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操作,操作时间长。*.定位费用较高,不利于临床推广。 ****版肺小结节术前辅助定位技术专家共识中指出:对于不存在气道相通的病灶,Lungpro导航技术可以经肺实质建立隧道抵达病灶(BTPNA),优势明显。并且,在操作时间、难度以及使用成本方面也展现出了较大的优势。 发布人:云南省肿瘤医院发布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