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南昌日报]大抓产业 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谱新篇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近日,在位于进贤经济开发区的江******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为江铃集团生产汽车配件。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亿元,一期年产汽车零部件**万台(套),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填补进贤县汽配产业的空白,完善装备式制造业体系,放大汽车零部件企业的集聚效应,增强南昌汽车产业的配套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记者 熊家福 摄 编者按: ****年**月**日,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召开,全会回顾总结了****年以来的工作,研究部署****年及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工作。围绕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划重点”,本报今起推出系列解读报道,对南昌着力续写“十个大抓”新篇章和需要重点做好的七个方面工作进行全方位解读。 ****“提亮点” ****年,南昌直面产业不强这个最大短板,一边延链条,一边调结构,集聚效应更加显现。****年,南昌将始终围绕“大抓产业”的既定部署,坚定不移继续“强攻产业、决战工业”,重点围绕“*+*+X”产业体系,不断提升产业整体实力,奋力在大南昌都市圈建设征程中,续写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篇章。 ****“提亮点” 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 ****世界VR产业大会在南昌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发来贺信;航空城建设加速推进,国产C***大型客机在瑶湖机场转场试飞成功……****年南昌强产业的“日历”里,记载着不少致力于高质量发展的“大事件”。 立足做强产业这个支撑,南昌突出“一核两重”产业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四个“四年倍增计划”,大力推动产业链条延伸、结构调优,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 紧盯主导产业,南昌集中资源、集中精力做大做强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四大优势传统产业,全市八大主导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约****亿元,增长**%左右。特别是移动智能终端企业落户超**家,产业链集聚度达到**%以上,产能排名全国第三,LED产业在全国率先形成上中下游完整产业链。南昌产业集约化、集群化、集聚化发展初见成效。 江铃集团总收入首过千亿 感受着国家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带来的强大自信,南昌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龙头企业——江铃集团始终与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同行。近日,江铃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邱天高通过微信“官宣”:****年江铃集团营业收入一举跨越****亿元大关,豪迈挺进“千亿俱乐部”。 面对风云变幻的行业形势和转型升级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年江铃集团紧密合作的“朋友圈”不断扩大,与雷诺集团围绕新能源汽车项目签订了增资持股协议,与百度、科大讯飞、宁德时代等企业加快推进深度合作。江铃集团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售突破**万辆,新能源卡车屡获大单,**多家零部件企业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中国***强排名中,江铃集团相比****年前移**位, 升至第***位,在中国制造企业***强排名前移**位, 升至第**位…… 江铃集团的种种成就,是南昌紧盯龙头企业强产业的缩影。南昌把扶龙头、强带动作为“大抓产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年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预计净增***户左右,呈现“井喷式”增长:江铃集团总收入首过千亿,江中集团、格特拉克*家企业迈入百亿方阵,与德通讯、联创电子、华勤电子*家企业突破**亿元。企业效益得到提升、活力竞相迸发,在全国全球的影响不断扩大:欧菲科技连续三年进入中国创新企业百强榜,触控、摄像头模组、生物识别模组等领域均保持全球出货量第一;江铃轻客系列、皮卡系列、轻卡系列分别排名国内市场份额第一、第二和笫三位;奥克斯空调产能全球第三;菱光科技的接触式影像传感器产品占全球市场的**%,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中微半导体MOCVD设备排世界前三,国内市场占有率超**%;海立空调压缩机单体工厂产能全球第一。 **、**、“百强” 国家级开发区全面进位大抓产业,南昌紧盯平台支撑,****年全市三个国家级开发区全面进位:南昌经开区排名国家级经开区第**位,是我省唯一一家**强经开区;高新区提前一个月实现财政总收入“破百亿”,在全国***家国家级高新区中综合排名提升至**位;小蓝经开区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排名中挺进“百强”。与此同时,南昌县“百强”位次再提升,实现县与区“双百强”。南昌县、进贤县入选中郡研究所****年度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全省县域经济十强县。紧盯新兴业态,南昌高度关注并全力支持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发展,扎实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全国物流标准化试点,全力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会展及电商等一批市场潜力大、成长速度快的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中国国际消费电子通信产业博览会永久落户;红谷滩金融商务区落户各类金融机构和企业近千家。紧盯乡村振兴,南昌以田园综合体建设为抓手,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中国南昌云厨全域产业园和一批乡村旅游、农村电商、民宿等业态快速发展,成功举办全国第四届民宿产业大会,进贤县被评为全国电商示范百佳县。****“划重点”“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要推动产业扩规模,做长产业链条,做强产业实力,力争****年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市工业比重达到**%以上。” 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对****年“加速”南昌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从规模、质量、影响各个领域给出“路线图”。举全市之力整合产业发展资源,用足用好国家级和省级层面的产业政策,加快培育壮大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装备等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龙头企业促进企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规模上加快扩张趋势。推动企业扩规模,南昌加大龙头企业引进和培育力度,每个产业培育*-*家龙头骨干企业;要推动县区扩规模,以工业园区为主阵地,完善产业布局,按照国家级开发区重点发展*-*个主导产业、省级工业园区重点发展*-*个主导产业的原则,打造错位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经济版块,力争到****年,高新区、经开区(含临空经济区)小蓝经开区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达到****亿元、****亿元和****亿元;长堎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昌东工业区、安义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进贤经济开发区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昌南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 力争VR产业成为细分领域“世界冠军”针对*G、VR、大飞机等“热词 ”, 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对发展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从项目、政策上明确了重点,要求在质量上形成比较优势,影响上打出品牌声势。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加快推进小蓝江铃股份富山新能源汽车基地项目,充分运用江铃牌照资源,引进战略合作者,迅速提升产品档次和产业规模。电子信息产业:结合开展全国*G规模组网建设及应用示范和国家“**专项”试点示范,瞄准四个领先,加强产品和服务的研发、示范、应用、推广,力争VR产业成为细分领域“世界冠军”;重点发力LED产业,******LED外延和芯片生产项目、兆驰****条LED封装线项目建设,继续实施硅衬底LED全球合伙人计划;持续发力移动智能终端产业,加快华勤通讯南昌制造基地项目、努比亚智能终端生产基地项目(一期)、与德产业园项目建设,打造移动智能终端制造基地。生物医药产业:以推进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建设为契机,加大中医药产业的扶持力度,促进汇仁集团、济民可信等医药产业龙头企业兼并重组、裂变扩张,加快经典名方、配方颗粒、中药二次开发。航空装备产业:抢抓国家强力推进大飞机研发制造的机遇,充分发挥我市机场资源优势,大力突破民用航空制造和通航产业;加快航空城建设,积极搭建低空空域管理平台、应急救援平台;聚焦军民融合发展,************军民融合项目和航天科技科工军民融合项目等。 传统优势产业“转方式+调结构” 传统产业不是过时产业,更不是落后产业, 如何让老树发新芽、长新枝、开新花?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关键要主动转方式、调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围绕重点转:推动传统优势产业与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深度融合。加大投入转:不断加大技改投入力度,建立健全重大技改项目库,严格实施技改项目动态管理,扎实推进一批技改项目,通过运用新技术实现企业的裂变扩张、提能升级。创新方式转:鼓励大企业提高产品本地配套率,关闭和异地搬迁一批高耗能企业。积极谋划和推动青山湖区纺织服装、进贤县医疗器械、安义县新型建材产业找准突破口、实现大发展,努力朝着千亿目标迈进。 聚焦服务版块 建设“五个区域性中心”聚焦服务版块,南昌以建设“五个区域性中心”为载体,加速促进南昌服务与南昌制造深度融合,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建设区域性现代金融中心——以全省金融商务区为核心平台,引进国内外知名的银行保险、公募基金、创业投资、信用评级等各类金融机构,补全我市金融产业链条,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建设区域性交通物流中心——构建多层次交通物流网络,重点建设向塘铁路公路物流枢纽和铁路口岸,建设多种交通方式衔接的昌北物流枢纽,发展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和专业第四方物流平台,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力争****年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下降到**%以下。建设区域性创新创意中心——中心城区要转变发展观念,突破空间束缚,以建设楼字总部经济为载体,大力发展创意设计、动漫游戏等创新创意产业,打造“垂直的印钞机、立体的工业园”。建设区城性综合消费中心——着力提升消费品质,丰富消费选择,引领消费方向,推动消费升级,尤其要发挥全城旅游对消费的带动效应,加快发展“都市旅游”,适时启动“江西人游南昌”活动。建设区城性总部运营中心——吸******、中央企业和国内优秀民营企业在南昌设立区域总部,依托现有基础打造行业集中、特色鲜明的总部集聚区。 农业:“点”做精 “线”做长 “面”做大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南昌积极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趋势,推动南昌由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转变。把“点”做精。持续推进**个田园综合体建设,着力打造若干“田园综合体”示范窗口;深入推进“一乡一园”建设,加快巴布洛现代农业综合体等建设,大力发展富硒产业园等特色园区。把“线”做长。围绕提质增效目标,按照“接二连三”思路,以中国云厨产业园建设为龙头,不断拉长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加速形成具有南昌特色的农业产业集群,促进现代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把“面”做大。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农村电商、民宿等农业农村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积极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动现代农业全面发展。此外,全会还明确,聚焦未来版块,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支持昌南工业园区向新经济产业集聚区和城市综合功能区转型,使新经济成为新亮点。 本报记者 万晓霞 【短评】 增长要稳,产业是根本。南昌在过去的一年里坚持“一核两重”产业发展战略,毫不动摇强攻产业、决战工业,加快建立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结下了累累硕果。 在新时代经济发展布局下,南昌后发追赶优势正在凸显。随着昌吉赣、昌景黄等铁路加快建设,南昌区位优势和战略地位将进一步提升,既能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又能充分接受经济和技术辐射,“换道超车”培育新兴产业。目前,南昌的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开始呈现领先新优势,释放增长新动能。再加上省里高位推动大南昌都市圈建设,将出台若干政策支持,必将推动南昌新一轮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 着力续写“大抓产业”新篇章,南昌主动抢占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正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路。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