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安顺“挪穷窝”“换穷业”: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小区的民生服务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安置小区外墙上的宣传标语。  “**栋楼,分*个区域,配了*个网格员,其中*个之前还是贫困户。”在一张易地扶贫搬迁作战图前,黄文刚语速飞快地介绍着景宁小区的情况。  两年前,黄文刚从贵州省镇宁县环翠街道办下派,到谐美社区担任党总支书记,参与全县规模最大的安置点景宁小区建设。“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黄文刚说。  两年来,景宁小区已经搬入当地**个乡镇、街道的农村困难群众共计****户、****人。走进其中,一排排新房被绿树环绕,周边超市、学校、卫生室等配套应有尽有。  “这个地方曾是县轻工业园区,一公里范围内有**多个工厂。”黄文刚说,“挪穷窝”了还要“换穷业”,社区已经办了*期就业培训班,涉及烹饪、纺织、家政等领域。  曾住良田镇乐运村的搬迁户韦小伍,十多年前丈夫因病去世。为了维持生计,她只能把两个儿子留在家中让母亲照顾,自己跑到县城做起了客车售票员,每个月****元工资,还得租房子住。  贴在社区墙上的易地扶贫搬迁作战图。  去年*月,韦小伍带上孩子搬进了**平方米的新家,里面电视、沙发、床、桌子、厨具等一应俱全。搬了家,她也换了工作,每天走几分钟到小区边一个木娃工艺厂上班,计件工资,时间自由。  类似的故事在景宁小区比比皆是。搬迁户张艳的新家显得十分温馨。“收拾干净了,心情也好了。”张艳笑着说,要在以前江龙镇白杨村的破木屋里,根本没心思收拾,而且晚上下雨的话,经常一觉醒来,被子一边都是湿的。  张艳家和隔壁邻居张贴的对联。  离开偏僻的小山村,来到城里生活,张艳如今又在社区居委会找到了一份工作,虽然每月只有****多元的工资,但她很知足。她的丈夫在县里石材产业园上班,每月能拿到四五千元,孩子也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贵州是中国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截至目前已有上百万群众告别了世代居住的穷山恶水。“按省里的部署,在后续扶持上还要加强。”黄文刚说,设在小区里的易地扶贫建设指挥部不仅不会撤,还要继续努力把就业、就医、就学等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解决好。(记者 向定杰)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