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沂蒙阴县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 大力建设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近年来,蒙阴县不断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意识,保持战略定力、历史耐心,系统推进山、水、林、田、路、村治理。
一、严守生态红线。无论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不盲动,不折腾,不走回头路。划定生态红线,系统保护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和脆弱区,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定规划、上项目、搞建设,严格执行“三不一少”原则,不毁山、不填水、不砍树、少拆房,给子孙后代留足空间。将生态环境质量逐年改善作为区域发展的约束性要求,源头严防、过程严控、后果严惩,以铁规铁腕强化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凡是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水源地发展规划的项目坚决不引不批不建,凡是环保不达标企业一律关停并转,所有工业项目一律进园区。
二、持续整山治水。深入实施流域治理工程。按照“山顶松柏戴帽,山腰果树缠绕,山脚水利交通配套”模式,实施水土保持、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环境整治等流域治理。深入实施山川绿化工程。按照“山不露土、有土皆绿”的要求,深入开展“绿满蒙阴”行动,推动随意建绿向规划建绿、平面绿化向立体绿化、单纯绿化向彩化美化转变。深入实施绿色通道工程。按照“一条道路、一路绿荫”的标准,改造硬化公路****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公里,居全省山区县前列。深入实施水系生态工程。按照“生态带、产业链、风景线”的标准,治理河流、加固水库、修建水利工程。始终把维护云蒙湖“一湖净水”作为重大任务,云蒙湖水质连续**年稳定达标,河流出境断面达标率***%。
三、注重常态长效。按照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考核激励的思路,加快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立了生态公益林管护制度、古树名木管护制度、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制度、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制度、生态文明共建共享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