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沈阳凌源市创新实施“飞地经济”五大发展模式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凌源市紧密结合“飞地经济”发展实际,创新实施“飞地经济”五大发展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全市上下抓招商、抓项目积极性。截至目前,全市共引进飞地项目**个,其中签约**个,落地**个、累计完成投资*.*亿元。
构建“两区四园”承接“飞”。在开发区、农业园区“两区”飞地平台基础上,先后在杨杖子镇建立了建材产业园,在三十家子镇建立了木业产业园,在三家子乡、四合当镇、沟门子镇、河坎子乡建立了碳酸钙产业园,在北炉乡建设了玻纤新材料产业园,四个“飞地分园”全部划归开发区管理,统一作为飞地经济项目承载平台,构建了“两区四园”格局。同时鼓励“两区四园”强化统筹、加强合作,深度开展统一招商、合作招商,招商引资成功率明显提升。
乡镇街向飞地园区重点“飞”。先后研究出台了发展乡镇“飞地经济”实施方案、工作方案,发展“飞地经济”考评办法,招商引资引荐者奖励办法等制度文件,结合“两区四园”主导产业发展,研究制定了凌源市招商引资指导目录,并创新将街道纳入“分灶吃饭”范畴,参照乡镇财政体制改革,为街道核定财政收入基数,制定税收分成奖励政策。
村(社区)向飞地园区积极“飞”。研究出台了《凌源市行政村(社区)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确定了村(社区)向“两区四园”招引飞地项目的主攻方向、核定标准、奖励政策等具体内容,明确了对村(社区)招引飞地项目的奖励政策及对村(社区)户籍人员(包括村干部)为引荐人的奖励额度,全民招商格局加快形成。
打造钢铁产业集群向里“飞”。紧紧抓住朝阳市委打造凌源千亿产业集群机遇,在凌钢集团初步战略发展方案基础上,积极对接朝阳各市直部门单位及其他县(区),推进朝阳县域间“飞地经济”项目精准对接、深度合作。特别是围绕焦化、球团、发泡陶瓷、高端镀锌或特殊管业产业链项目,中宽热带、优特钢棒材延伸项目,物流、仓储、服务等配套项目,持续加大招商力度、对接力度、合作力度,加快打造完整的钢铁产业链条。
围绕优势资源向外“飞”。重点依托航天凌河整车生产企业,强力推进航天凌河、华晨客车、沈阳安捷客运三方强强合作,华晨客车采购航天底盘资源,在大连生产基地组装生产,再通过航天汽车资质进行销售。近日,航天凌河******签订了合作协议,******合作生产销售轻卡****台,并在技术研发、零部件配套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形成了省域内的“大飞地”模式,为“飞地经济”大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