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新疆创新驱动节能环保产业劲头足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新能源产业形成了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两大产业集群,金属锂、航空用金属铬、新一代碳化硅半导体单体晶片技术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超高压输变电、直流输电等装备制造业研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年,新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增加值达到**.*%,占自治区工业增加值的**.*%,远远高于GDP增速。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推动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 即日起,新疆日报推出“新动能·新机遇——新疆战略性新兴产业微调研”系列报道,聚焦新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展现新疆实体经济在“调结构、促转型”中的新作为、新气象,敬请关注。制图/新疆日报视觉中心张永 在经历前几年业绩高速增长、去年业绩增幅收窄的波折后,今年以来新疆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势头更加强劲。作为为保护环境提供技术基础和装备保障的产业,新疆节能环保产业以创新为驱动力,成为撬动新疆经济绿色发展的支点。数据显示,去年自治区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同比增长**.*%。 创新驱动 成果显现 *月**日,在新疆绿色******(以下简称“绿色使者”)的生产车间,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机器,生产空调机芯组件——不锈钢箔。“现在国内**%以上的干空气能间接蒸发制******完成的。”绿色使者质量部经理肖武欣说。 让肖武欣拥有这份底气的,是该公司的一项专利技术——适用于西部干燥地区的间接蒸发冷水机。这项技术曾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与传统空调相比,采用这项技术制作的空调具有节能、绿色无污染、空气清新等优点。“这项技术目前在国际上居领先地位,正是有了这项技术,干空气能才首次作为一种能源被列入国家新能源目录。”肖武欣说,目前公司拥有的发明专利已达***多项,雄厚的科研实力,奠定了企业发展的基石。 不仅是绿色使者,新疆的许多节能环保企业都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投入巨资进行研发,并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有的还主编或者参编写了行业标准******(以下简称“德蓝股份”)拥有发明专利**余项,新疆******(以下简称“德安环保”)拥有发明专利**项,新疆******(以下简称“泓科节水”)拥有发明专利**余项。 德蓝股份平均每年研发费用占到总收入的**%,最高时占比达**%。该公司董事长曾凡付介绍,公司仅在健康水专用膜研发这一项目上就投入了****多万元,虽然****年下半年就研发成功了,但到现在还没有收回成本。 “一些新的技术需要经过几年时间才能被市场接受,我们这款健康水专用膜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我相信这个产品一定可以为我们赢得未来。”曾凡付坚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节能环保企业就得扎扎实实做技术、搞研发,没有持续的技术领跑,很难有立足之地。 人才梯队 初步形成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新疆的许多节能环保企业都很重视人才梯队建设,并建立了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德安环保拥有一个国家级研究中心,建立了*个博士后工作站、*个省级研究中心,从中科院、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外聘技术顾问*人。该公司还有*支由*名高级工程师和**名工程师组成的技术团队。 而德蓝股份是国家石油化工和煤化工废水处理及资源化工程技术中心、新疆水处理工程技术******设有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聘请*名院士、**余名水处理行业知名******还在兰州交通大学建有徳蓝环境学院,并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山东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保持长期合作。 “我们聘请的院士主要负责为我们做战略设计,为行业发展把脉定向;博士后为我们做产品设计;我们的研发团队负责具体技术攻关。三级梯队相互协作,形成了一套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曾凡付说。 依靠强大的人才优势,德蓝股份被批准为国家创新型企业试点单位、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创新先进企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产学研基地。 早在****年*月,绿色使者就建立了院士工作站。此外,还成立了一个博士后工作站和一个国家级科学技术中心。 尽管如此,但如何留住人才、引进更高端的人才依然是企业“头疼”的问题。“引进一个科技人才成本是很高的,引进顶尖人才,更是难上加难。希望政府能在企业所得税上予以一定优惠。”德安环保总经理赵明生说。 前景看好 竞争激烈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特别是今年开春以来,全疆各地的环境治理项目明显增多,我们参与招标的项目也明显增加。”德安环保副总经理刘广军说。 经过**年的发展,****年*月**日,德安环保成为西北地区环保行业首家新三板挂牌企业,去年实现销售收入*.**亿元,目前已发展成为新疆水处理环保行业领军企业之一。 “虽然去年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企业业绩增幅收窄。但我们相信,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及‘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持续推进,节能环保行业的未来一定是一片蓝海。”赵明生说。 由于前景看好,越来越多的企业转战环保产业。“包括内地的环保企业也来抢夺新疆市场,导致环保行业竞争激烈。现在虽然我们参与竞标的项目增多了,但中标率在下降。”赵明生坦言。 对于这一现象,泓科节水副总经理魏旭东表示:“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常态,无可厚非,但目前一些与环保不相关的企业也在做环保,这是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的。” 针对这种情况,赵明生建议:“环保产业是技术主导型、知识密集型产业,专业性很强,建议政府制定准入标准,以防止出现一哄而上又大片倒下的现象发生。另外,环保项目招标应以技术过硬为原则,而不能简单地以价格低廉作为招标的依据。”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