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菌中皇后”裙带飘 山区农民鼓腰包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春三月,农事忙,眼下正是竹荪栽培时节,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顺昌县大历镇高级农经师高允旺可不得闲。*月*日至*日,应邀到浦城县永兴等乡镇为菇农现场指导竹荪栽培技术;*日,参加全市科技特派员工作推进会;**日,他又陪慕名前来的浙江宁波拂云谷景区老板汪宏良前往挂点的科特派基地考察林下竹荪种植情况,并就双方今后的合作达成初步意向……
“今年我挂点的秀吴村就种植了**亩林下竹荪,辐射到岚下乡的路下自然村、南安等***多亩。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时说,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增强脱贫措施的实效性。发展竹荪产业,提高竹荪的产量和品质,打响竹荪‘土字号’‘ 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就是带领山区农民脱贫增收的一个好路子。”**日,高允旺对记者说。
潜心钻研技术 提高竹荪产量
竹荪营养丰富,香味独特,滋味鲜美,自古就被列为“草八珍”之一,因其“肤白”“貌美”,外观可人,素有“菌中皇后”之美誉。
顺昌县从上世纪**年代起就有农民种竹荪,****年,大历镇种竹荪的农户渐渐多了起来,销路不错但产量低。作为一名农技人员,高允旺看着心焦,为破解这一难题,他向县里主动请缨担任科技特派员,一门心思琢磨怎样提高竹荪产量。起初,他投资****元,和一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将竹荪田地分成几块,分别做试验,同时向省、市食用菌专家学习,买来专业教科书反复研读,一点点积累,一次次突破。功夫不负有心人,****年,高允旺终于总结出一套利用竹制企业下脚料竹屑替代木屑生态栽培竹荪的 “三增加,建堆发酵” 新技术,亩均产干品从原来的**公斤提高到***公斤,创下了高产记录。菇农们一传十、十传百,省内外同行纷纷前来取经或来函索取资料。
顺昌竹荪迎来了“高光时刻”——****年,全县种植竹荪***公顷,干品产量达****吨。当年,顺昌县被授予“中国竹荪之乡”称号。****年,“顺昌竹荪”获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央视等媒体先后以《满林尽是“软黄金”》《竹林仙子》等为题予以报道,顺昌竹荪名声鹊起,顺昌也成为全省最大竹荪栽培基地和示范县。
林下套种竹荪 注重生态保护
顺昌山虽多,但为了保护生态,林子也不能砍。如何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要让村民实现不砍树亦致富,只好在树林底下打算盘了。
竹荪属于野生食用菌,经过人工驯化,野生变家种,能否将竹荪从大田“搬”到林下栽培?****年,高允旺开始试验在杉木林下套种竹荪,由于光线太暗、土质没选好,结果产量不高,但它们个头大、肉厚、品质高,这给了他一线希望。****年,他再次试验,示范地里的竹荪从*月份开始采摘,可采*-*批,亩产量**.*公斤,产值****多元。林下栽培竹荪成功,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也提高了林地经济效益,高允旺喜上眉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