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南福泉市:“四化”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加速走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近年来,福泉市坚持大抓基层导向,不断夯实农村基层基础,以“四化”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加速走,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保障。村级阵地建设标准化。按照四型分类(领跑型、奋进型、发展型、功能型)要求,重点支持全市建筑面积在***平方米以下的村级活动场所进行改造升级,预算****余万元,采取“市级配套一点、对口帮扶单位支持一点、乡村自筹一点、社会资助一点”的方式多方位、多渠道筹措保障资金,计划用三年建成一批集办公、服务等为一体,且配套设施齐全的标准化活动场所,使村级活动场所服务功能得到整体提升。截止目前,全市申报的**个村(居),已有**个完成扩能升级,平均建筑面积达***多平方米,极大改善了脱贫攻坚一线力量办公、服务群众等的阵地环境,不断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村级干部报酬常态化。建立村干部报酬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村干部任职年限相匹配、与村干部履职贡献相对等、与发展村集体经济相挂钩的正常增长机制。从优落实好村干部在岗在职的城镇灵活就业、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政策和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机制,确保村干部在岗尽职有干头,退岗养老生活有保障。配套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采取市财政年度拨一点、市管党费划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的方式,建立福泉市党内激励关怀帮扶资金,通过开展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激励党员在脱贫致富、乡村建设中积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目前,全市村级副职报酬已达****元/月,正职干部已达****元/月。村级管理规范化。聚焦脱贫攻坚巩固提升,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组织部关于村级组织建设“一任务两要点三清单”的工作要求,建立“以村、组为单元拟定年度目标任务清单;根据目标任务明确明晰村支“两委”、驻村工作组、村民群众的工作责任清单;以村民组为单元及时公布群众投入清单;根据目标考核结果公布村级业绩考核、驻村干部考核和村干部履职考核成绩单的“四单”工作机制,全面推广基层协商民主“三议”机制、工作项目化“四单”机制、“两榜一规一训”村民自治机制、“三会一谱”志智双扶拔穷根机制等农村基层治理机制,畅通群众参与村组自治渠道,探索出陆坪“洞铁实践”农村基层治理优秀经验,在全市开展“百寨示范,千寨推动”活动,充分激活了广大群众参与农村治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持续化。印发《中共福泉市委办公室关于印发福泉市关于支持“一村一企”发展推动集体经济提质增效行动计划的通知》,进一步落实村集体经济发展相关政策,大力支持巩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支持和鼓励村级干部引领创办村级企业,探索让部分公职化村干部或第一书记(事业身份)、农村技能人员和创业带富能手采取参股村级集体经济的方式,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确保每个村至少有一个村级企业或村级合作社。截止去年底,全市已有**个行政村发展扶贫产业**个,创收增收****余万元,带动****多户贫困户脱贫。编审: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