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区统计局建立“四机制”做好农村统计工作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区统计局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立足我区三农发展实际,建立“四机制”做好****年农村统计工作。 一是建立基层走访调研机制,及时掌握三农发展新动向。深入农村农企农户,围绕农业生产、乡村治理、生态建设等各个方面,开展专题调研和重点课题研究。结合全市观光休闲农业统计报表制度改革,调研、挖掘新兴产业的发展情况,为做好乡村旅游统计夯实基础;结合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生产生活情况,研究小城镇、村社会经济基本情况、乡镇社会经济发展基本情况等统计报表指标体系,开展美丽乡村调查、社会满意度调查、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等调查,并撰写相关分析报告,通过数据展现三农工作成果、反映农村发展短板、谋划三农发展规划。 二是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模式。加强与区内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建立长效沟通机制,定期召开座谈会,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农业结构调整、产业疏解等政策,吸取意见建议,共享农业统计数据,使各涉农部门严格做到数出一致,相互印证,相互衔接,真实反映全区农业发展现状。同时各镇乡统计所加强与镇乡各科站室之间的联系,调研平原造林、景观田重点工程项目,摸清底数,确保应统尽统,不重不漏。 三是建立考核考评机制,增强基层统计人责任意识。以落实北京市统计局对全市统计机构和网络建设提出的总体规划和发展目标为契机,立足区域实际,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村(社区)统计工作考核的指导意见》,对村级(社区)统计工作日常管理、基础工作、报表质量等七个方面加强监督和考核,在充分考虑各村工作内容、工作强度、工作重点的基础上,对各村的统计报表质量、统计业务水平、各项调查开展情况、临时工作完成情况等内容进行详细测评,调动村级(社区)统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四是建立数据审核机制,夯实源头数据质量。区统计局采取“村级统计工作站初审为基准线、镇乡统计所再审为中心线、机关科室终审为保障线”的三线审核模式,确保源头数据质量。首先由村统计人员在做好数据采集、网上填报的基础上,进行经验审核,并建立村级统计人员报表差错台账,详细登记出错的内容;其次由统计所人员对报表进行系统审核,对问题报表通过电话和实地走访等形式进行核实,进一步夯实数据质量;最后由农经科通过库外审核,与上期、同期等多种形式的对比,查找报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高数据的协调性、匹配性,确保农业统计数据科学、准确,反映客观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