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长治五保户的城里“亲戚”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记者 李盼*月**日,春分。清晨,疾风乍起,抻开了武乡县韩北乡陈家垴村山圪梁梁上的层层褶皱。“老刘,等谁呢?”“等二宝嘞!”**岁的五保户刘文北蹲在自家门口,不时和遛弯的村民打着招呼。“滴滴”,听到汽车喇叭声响起,刘文北立马站了起来,小跑着到路口迎向来人。“二宝来了。”刘文北口中的“二宝”名叫张超,是武乡县红十字会办公室主任,也是陈家垴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驻到村里,张超就把自己当成了村里人。“小张,没事来我家坐坐,给出出主意。”自从张超来到陈家垴村以后,村民们有事就找他,一下子张超成了全村最忙的人。提着大包小包,张超弯腰进了刘文北居住的窑洞内,一边和他唠着嗑,一边麻利地把床上、桌面、柜头拾掇干净。“叔,你腿脚不好,每天要喝一袋奶、吃一个鸡蛋,补充点营养,别舍不得。”“叔,不想做饭就煮点挂面吃,别老吃剩饭。”“叔,春耕开始了,给你们带了点种植方面的资料,可以参考一下。”……看着张超忙忙碌碌的身影,坐在角落的刘文北憨憨地笑着,答应着。刘文北年轻时下过窑、挖过煤,每月用工资抵工分,没攒下钱,凑凑合合过了大半辈子。后来,他拖着羸弱的身子种着五亩地糊口,*年前成了村里的五保户,享受上了国家政策的红利。“党对咱老百姓好着嘞!给钱管穿,还配‘亲戚’。”悄悄指指张超,刘文北喜笑颜开,“二宝对俺们可上心了。”原来,自****年*月份进村帮扶以来,张超不仅想方设法帮着**户贫困户脱贫致富,还把*户五保户的吃喝冷暖放在了心上,教急救知识、聊家长里短、送瓜果蔬菜……**个月的时间,张超巧用心思打开了村民们的“心门”,从“城里干部”摇身变成“自家亲戚”。“陈家垴村地处高寒山区,耕地少,村里最缺的就是产业。”村党支部书记张国英推门而入,言及发展瓶颈,一语中的。到村任职以来,张超尽心竭力帮助群众谋好事、解难题、办实事,紧紧围绕“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扶什么、怎么扶”的问题,集中精力谋发展、帮民富、惠民生,真正做到了心系群众、热爱群众、服务群众。驻村帮扶,帮的是脱贫,扶的是发展。通过驻村帮扶,张超明白了:要想让贫困村富起来,培育产业才是关键。张超在陈家垴的山峁间蹙眉沉思,在同县红十字会会长及支村“两委”多次商榷后,决定投入帮扶资金*万余元,利用村里闲置土地发展林下生态黑猪养殖产业。当一头头肉滚滚的猪崽在圈舍里嗷嗷大叫,希望的光芒照进了全村百姓的贫困生活中。随着一个个承诺的兑现、一件件惠民实事的办结,累积起群众对帮扶工作队队员的满意度,大家亲切地称张超为“村民的贴心人”,陈家垴村的“城里‘好亲戚’”。“空气好、民风淳,住下就不想走喽!”张超诙谐地说道,“好事实干才能对得起共产党员这个称号。”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张超决心以更加坚定的步伐、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负责的态度投身帮扶工作中,为陈家垴村早日脱贫作出更大的贡献。谈及驻村帮扶的感受,张超说:“虽然有时候会觉得很累,但也很有成就感。我想,只要把贫困对象当成自己的亲人,尽心尽力把工作做细、做实,就能做出成效,真正成为大伙儿的贴心人。”脱贫攻坚任重道远,小康路上不落一人。“下一步,我们帮扶工作队将继续加大帮扶力度,提升‘造血’功能,增强贫困户的致富本领和深挖自我发展的潜力,在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供大力支持,确保帮扶村整体脱贫。”展望未来,张超表示,还有很多规划要实施,要帮助村民开展特色种植、养殖项目,协助打通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使村民脱贫步伐不断加快,让大家共同增收致富,过上好日子。告别刘文北,张超又步履匆忙地赶往下一个五保户刘立新的家。此时,阳光正暖。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