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阿拉特朗普上台后的中美经济关系猜想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资料图片 从历史上看,美国对外政策一直是自由主义和实用主义交替,各有自己的周期。 美国的自由主义对外政策对中国经济的挑战,没有特朗普可能采用的实用主义政策大。黄树东 特朗普马上要就任了。他的内外政策取向可能会有极大的不同。就其对外政策而言,与中国有较大关系的大约有以下三个层面: 地缘政治:中国或成美国唯一潜在战略对手 在地缘政治战略上,从全面出击到突出重点。 过去几年,美国一方面同俄罗斯在中东、欧洲和乌克兰等地对抗,一方面通过亚太再平衡战略,在太平洋及相邻海域和地区同中国较量。这种全面出击的战略,同美国相对而言日益下降的经济军事实力很不相称,达不到任何战略目的。特朗普有可能改变美国这种两面作战的格局,转而谋求同俄罗斯的全面缓和,而把注意力和战略资源集中放在同中国的较量上,把中国当成唯一的潜在战略对手。也就是,他可能重新排列国际战略目标的优先顺序,有取有舍,实行战略收缩,把张开的*个指头收拢,把有限的战略资源集中在拳头上。 特朗普试图联俄压中的战略,可能给中国带来一定的战略压力。只要我们回顾一下上世纪中苏美大三角中,中美握手带给前苏联的压力,就不能掉以轻心。所以,我们要未雨绸缪。对内一定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维持国内的社会安定、分配公平和经济的自主发展;对外让俄罗斯明白唇齿相依的关系,同时对美国可能的战略调整,要沉着稳妥地应对。 我们还要认真研究俄罗斯民族的历史,就同西方的关系而言,俄罗斯民族同中国非常相似。俄罗斯民族从来就有着与西方不同的历史传统和历史使命感,二者在多个层面上均有差异,过去几百年内,也有过许多激烈漫长的军事冲突和与生俱来的猜疑。上世纪**年代至**年代初期,美苏曾谋求过缓和,结果如何我们都知道。在这方面,中国应当有很大的战略空间。 对外政策:美国实用主义的对外政策对中国挑战更大 在对外政策的思维上,从自由主义到实用主义。特朗普可能改变过去一段时间美国在世界上大力推行自由民主价值体系的自由主义外交政策,而实施以谋求美国经济利益为核心的实用主义外交政策。 过去一段时间,美国从意识形态出发,打了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干涉利比亚,推动阿拉伯之春,介入叙利亚内战,在乌克兰同俄罗斯交恶,有人估计,这些耗费了超**万亿美元的成本。此外,美国还在意识形态和价值差异上同其他许多国家交恶,消耗了许多战略资源,而战略收获却甚微。巨额费用还加剧了国内矛盾。因此,特朗普可能会改变这种自由主义的,以直接推动美国价值体系为主的外交政策,而集中战略资源专心谋求美国的经济利益。 从历史上看,美国对外政策一直是自由主义和实用主义交替,各有自己的周期。当实力强盛的时候,自由主义政策占上风,力图通过实力来推动自己的价值体系,改变其他国家的政权和制度;当实力相对衰落的时候,实用主义政策占主导,通过谋求经济利益来增强国家实力,通过实力对抗来削弱对手,达到改变对手价值体系和制度的战略目的。但无论是自由主义还是实用主义的外交政策,它们的出发点都是美国利益,只是着重点不同而已。 自由主义者认为,只有把美国的价值体系和制度推行到全世界,美国才是安全的;而实用主义者则认为,只有美国实力强盛,美国才是安全的。特朗普实用主义政策的着力点,可能主要还是针对中国。笔者认为,美国的自由主义对外政策对中国经济的挑战,没有特朗普可能采用的实用主义政策大。在自由主义对外政策下的中美双边关系中,美国可能更偏重意识形态,而中国更偏重经济,意识形态之争不是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重点。尽管中美间有着激烈的经济利益竞争,美国对中国经济处处刁难,但是,同特朗普的以谋求美国经济利益为出发点的实用主义政策相比,那是小巫见大巫。 如果美国更加偏重于经济利益之争,可能会增加中国经济增长的外部不确定性和成本。对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有非常清晰的认识。这会不会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节点?关键还要看中国如何应对,中国经济有多大(会谋求多大)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相信中国会有相应的调整。 国际关系:美国保护主义的传统将抬头 在国际经济关系上,从开放主义到保护主义。 保护主义在美国有着非常深厚的历史社会背景,对此我们千万不要低估。美国是通过保护主义而发展起来的,在其***多年的历史中,美国对经济开放或自由贸易从来就没有意识形态般的执着。对我有用我就实施,对我有害我就反对。拿来,扔掉;再拿来,再扔掉,以我为主——这种实用主义的方法,在美国经济发展史上功不可没,也是经由经济保护主义,美国走上了历史的高峰。 今天特朗普重拾它,不仅在美国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对了解美国历史的人而言也并不吃惊。其实在经济政策上针对中国,美国由来已久,并不是特朗普的心血来潮,举着“自由贸易”旗帜的TPP就是针对中国的。而特朗普或许会干脆得多,连“自由贸易”*个字也不要了。 特朗普的保护主义可能有许多内容,笔者认为,议论最多最有可能实施的是“过境税”,比如:对进入美国的商品货物征收**%(假定)的税收,而对从美国出口的商品则不征收任何税收。这种税,据说WTO不会反对,因为其在理论上相当于增值税,而不是关税。支持这种政策的人认为,这种税会增加美国企业的竞争力,削减进口产品的竞争力,推动一定程度的通胀,刺激美国制造业的复苏,有利于增加就业和投资。而且,**%的“过境税”还可以冲抵企业退税导致的税收减少。所以,企业所得税的减免和“过境税”一起,可以极大增加美国企业的竞争力。关于“过境税”的一点小看法 “过境税”不一定会实施,但如果实施,我们可以讨论一下其失败的可能性在哪里,中国将如何应对。“过境税”的天敌是美元增值。一旦实施“过境税”,通胀预期和利率预期就会上升,而且美国的国际收支(贸易赤字减少,资本回流)就会改变,国际资本市场有可能推动美元的上升。假设“过境税”税率为**%,美元增值也达到了**%,那么二者就冲抵掉了,美国所谓的竞争力提高就是竹篮打水;如果美元增值大于**%,美国企业的竞争力反而会下降。美元增值是美国保护主义的穴道,一点就灵。所以,如果特朗普政府真要实施“过境税”的话,一定会推弱势美元政策,二者组合,更为有力。比如,假设一方面对中国产品增加**%的“过境税”,另一方面还迫使人民币升值*%,那么美国企业相对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就提高了**%。 反过来,中国也有许多捍卫国家竞争力的办法,如人民币贬值。假设美国对中国产品征收**%的“入境税”,人民币就对美元贬值**%,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就可以保持不变。反之,如果美国对中国企业征收**%的“过境税”,同时人民币还升值,那么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可能就是雪上加霜。总之,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有效的反制手段。当然,人民币贬值是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许多方面,如何管控相关风险,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的。 当然,中美经济和则两利,最好没有贸易战争。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