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三角蓝皮书》:武汉城市圈应继续深推一体化建设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张守营?“发挥东湖高新区、武汉开发区的人才、技术、资本、管理、创新等优势,通过建设‘园外园’模式,推动城市圈区域合作。”日前发布的《中三角蓝皮书: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认为,要深入推进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建设。?首先,要提升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推进交通、信息、水利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整合高速公路、普通公路、道路运输和港口航道等应急指挥系统信息资源,建立全省安全监管与应急处置平台。加快铁路、高等级公路与重要港区的连接线建设,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进一步加快城乡客运一体化、农村客运公交化进程,鼓励城市公交向城市周边延伸覆盖。加快通信网络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圈信息网络覆盖和信息服务水平的大幅提升。加强湖泊保护与管理,推进江(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建设。?其次,在推进市场一体化发展方面,要推动“工商登记业务系统一体化”建设,完成武汉市与其他城市的工商登记业务系统融合。在城市圈内统一使用湖北省工商登记业务系统办理登记注册业务,进一步促进市场主体发展,提高全省市场主体数据质量。?其三,是优化产业一体化布局。创新产业双向转移升级机制,制定重点行业兼并重组政策措施,推进武汉、黄石、孝感、黄冈、潜江等市在汽车、生物医药、化工、纺织、食品等产业上有序流动与双向转移,建设多个优势产业集群。?具体讲,是要着力培育四大世界级产业集群。一是光电子产业集群。选取的理由是:武汉坐拥“中国光谷”世界级平台;聚集了烽火科技、长飞光纤、华工激光、楚天激光、团结激光、联想(武汉)、奇宏电子、华星光电等一大批有行业影响力的企业;光纤光缆生产规模居全球第一。而且,光电子产业被誉为“**世纪第一支柱产业”,其发展不仅关系到经济利益,更关乎国家安全,所以被世界各国视为核心战略产业。随着国家安全委员会出台《国家安全战略纲要》,光电子产业独立自立发展成为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前提,光电子产业发展将迎来新机遇,未来我国光电子产业必然在国际市场上占据重要一席。二是汽车产业集群。选取的理由是: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有产生世界级产业集群和世界级企业的需求和可能;武汉正在打造“中国车都”,上海通用、东风雷诺、东风沃尔沃等重大汽车项目都落户武汉,汽车产业集聚度进一步提高。三是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选取的理由是: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面临机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是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医药的发展获得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社会资本也大量涌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迎来了快速发展期,并且市场潜力巨大。同时,武汉“光谷生物城”实力较强,在全国***个生物园区中排名第二。预计到****年,实现生物产业总收入过****亿元,成为世界一流的生物产业园区。四是工程设计产业集群。选取的理由是:武汉工程设计全国领先。除了铁四院、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外,还聚集了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中交二院、中南设计研究院、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信集团武汉市建筑设计院等一大批知名设计院。并且,武汉已明确提出打造“工程设计之都”目标,成立了中国武汉工程设计产业联盟,设立工程设计产业支持专项资金,额度不低于每年*亿元。努力打造集工程设计会展中心、交易中心、信息中心、科教中心及总部集聚基地为一体的全国重要的工程设计中心。?其四,是推进生态环保一体化。加快推进生态城市圈建设。推进武汉城市圈生态县、乡镇、村创建工作,打造一批示范典型。支持鄂州创建生态市和生态文明试验区,支持京山县创建国家生态县。探索开展省级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试点工作。全面落实环境监管网格化体系,完善流域、区域环境联动执法机制。推动监测与监管执法协同联动机制建立,实现污染源监督抽测与环境监督执法密切融合。?最后是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继续推进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人力和社会保障、信息、旅游、体育等服务平台建设,发挥各类平台功能,促进资源联动共享,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