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池州【长智故事】“多面”海哥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海哥本名周源海,******池州项目经理助理兼工程建设部主任。因其为人极和善,与谁都能处得来,工作上又是一把好手,不仅在专业工作上独当一面,别人请他帮忙的工作竟也样样来得,来池州项目刚半年,同事们就都心服口服地“尊称”他一句“海哥”。 没想到的是,在与海哥朝夕相处的这些日子里,我们竟还发现他是个“多面人”—— 第一面:“有点意思”的万事通 说到海哥的性格,给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老实,但相处些日子,就会发现他其实非常有趣。“这人有点意思”,同事中曾有人这样评价他。而又正是因为其风趣、随和,海哥曾一度成为我们项目上的“万事通”。 总包部成立之初,就听到办公室里此起彼伏的求助: “海哥,帮我看看这句话这样写合适么?” “那个量帮忙核实下吧!” “源海,你过来帮我看看这个函要怎么写嘛。” 虽然自己手头的工作就已经够忙活了,但海哥还是竭力“安抚”大家:“别急,别急慢慢来,我帮你看下。”有了海哥这句话,大家好比吃了“定心丸”,毕竟在一团忙碌、不得章法的状态下,有人帮忙疏导是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不过,海哥虽然为人随和,但在工作中,依然保持应有的原则。他处事严谨,和监理、分包商协商工作事项,一丝不苟,该“翻脸”则“翻脸”。 第二面:严格“挑剔”的工地守护者 身在建筑行业,海哥作为一名现场监管者,也作为工程部的负责人,既要带领工程部时刻监管现场,也要协调好部门内部的各项事情。无论是在领导还是同事眼中,海哥绝对是工作中的佼佼者。 池州装配式建筑预制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由于工程的特殊性,一直备受政府及工程局的关注,为抢占市场先机,工期异常紧凑,为保生产,工地工人已经昼夜混战,抢晴天,战雨天,加班加点赶工期,这就少不了技术人员的全程监控。工人作业到晚上几点,海哥及工程部的兄弟们就会奋战到几点, 海哥每天至少要跑三、四趟工地,要走*万多步,要打近三十个电话,还要走到哪拍到哪,记录每天的工地状态。因为白天一直在现场,内业只好晚上加班完成。经常晚上加完班,海哥又放心不下现场了,又上工地陪着工人们一起作业。 这样辛苦、乏味的工作,练就出了一个**后的坚守与执着。海哥说:“虽然工期进度压力巨大,但我们绝不盲目赶进度,质量、进度二者缺一不可。” 第三面:耐得住“寂寞”的追梦人 工地近江边,风大、非常冷。“在现场,兄弟们一天下来可能忙的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海哥这样说,言语中透露着对工程部“兄弟们”的诸多怜惜。 但在兄弟们眼中以身作则的海哥绝对是个称职的部门带领人,就连曾在白鹤滩的一位兄弟都紧随海哥的脚步来到现在的项目,和海哥共同打拼。 海哥还给我讲了曾在白鹤滩项目的事迹,白鹤滩是世界上在建的最大水电站,水电站地处偏僻,隐在大山,几乎没有“出山”的机会,没有好玩的、好看的、好吃的。他在白鹤滩一待四年。 海哥却说他觉得一点都不苦,“没有条件,我们可以创造条件,年轻人在一起总能想到些点子。” 他还说,每个人都有梦想,而要想实现工程人的梦想,就必须耐得住寂寞。甚至要甘于寂寞。 从白鹤滩到池州长智;从技术员到项目经理助理,海哥用了六年走过。在这六年的时间里,他经历过辛酸,经历过泪水,也有过成功,有过喜悦。 在采访的尾声,海哥带着“羞涩”的微笑说,他一直没有放弃过自己心中的“工程梦”,他也不会放弃这个梦。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