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西三都:加强基层政权建设 抓好移民后扶管理 助力推进脱贫攻坚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在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进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期。脱贫攻坚任务中,基层政权组织建设是关乎脱贫成效的政权自治组织,三都水族自治县民政局坚持以“民政为民、职责所在,民政爱民、情怀所系”的工作理念,指导全县基层政权组织建设,着力提升为民服务。 一、推进基层政权建设和城乡社区治理 (一)基层政权建设民主管理。指导全县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出台《三都水族自治县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方案》,****年以来获得县级命名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个,实现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全覆盖***%。指导全县村(居)民委员会“村规民约”规范化,****年获得省级命名村规民约示范村*个。 (二)村民自治组织换届选举和增强基层组织力量。根据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行政区划调整,由原来***个建制村撤并为**个村*个居委会。依法选举产生第十届村(居)民委员会班子成员***人,根据县域面积、人口分布、地理位置等因素,相应的提升村民小组组长报酬,进一步调动组干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年组织向社会公开招考**名知识青年到村级任职,确定**名村(居)专职民生工作员。在脱贫攻坚中,部分村(居)自治组织存在软弱痪散现象,部分村干思想停留着传统观念,****年集中整治三合街道尧麓村等*个后进村,经整治的后由弱变强、由痪散到团结,充分发挥基层政权战队堡垒作用。 全面推行换届选举“负面清单”制度,充分发挥好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政治功能、组织功能。持续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实现“五规范,一满意”。完善村级治理架构,全面推进“小微权力清单”落实,对基层“微腐败”行为进行查处,规范村级权力运行。深化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工作。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结合民政主责主业,把扫黑除恶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行业管理结合起来,做好村(居)委会候选人背景联审、线索摸排、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等工作。 (三)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能力提升打造。出台《三都水族自治县创建全省城乡社区治理示范点实施方案》,创建以来,农村社区实验示范村全覆盖,和谐社区示范居委会*个,获得省级命名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县。新建了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个,社区服务中心**个,城市社区服务站*个,农村社区服务站***个,全县社区建设覆盖率达***%。获得州级命名农村社区实验全覆盖工作示范镇*个。 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建设,****年升级打造普安镇高硐社区等**个村(居)农村社区建设。****年升级打造三合街道恒丰园社区、中和镇雪花湖社区等**个村(居)农村社区建设(其中****年广州市民政局帮扶提升打造都江镇打鱼社区、巫不社区建设),累计投资***万元。 二、抓好做实生态移民后扶管理 易地生态移民搬迁是党中央、国务院制定脱贫计划“五个一批”的重要内容,是全国最大的一项利民惠民国政。****年以来,三都县从深山老林深度贫困地区生态移民搬迁到城镇集中安置*万余人,新成立了*个社区和居民委员会,正在筹建*个。 (一)加强社会自治组织建设。指导镇(街道)成立社区居民委员会和成立居务监督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组成人员配备,为社区居委员换届选举做好充分准备。 (二)创建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治理示范点。一是建成*个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夯实后续发展和服务功能。以城市示范社区要求建设,打造安置社区,完善社区党支部、自治组织、社会组织架构,整合党建、综治、户籍、低保、医保、养老、就医、就学、就业等公共服务事项,做到“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二是建有*支便民服务队伍,提供高质量便民利民服务。与群众“零距离服务”和“特需个性化服务”为移民群众提供高质量便民利民服务。三是健全完善社区章程、居民公约,充分发挥居民自治的积极作用,逐步打造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和党组织、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小区物业和居民参与的“五位一体”的管理服务模式。四是坚持标准化、网格化、数据化管理,扎实推进定网格、定人员、定责任、定机制的“四定”模式社会治理。五是组建一个业主委员会,推进社区治理共建共管共治。实现小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三、配合抓实扫黑除恶助推基层自治组织净化发展环境 为切实做好党中央部署“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印发了三都水族自治县民政局关于基层自治组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系列工作措施,扎实加强城乡低保入户核查和入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同时开展扫黑除恶宣传工作。向群众进行政策宣传、答疑解惑,并动员他们如若发现涉黑涉恶线索应积极进行举报。加强对村级事务的民主监督,发挥民主评议作用,完善《村规民约》制度,引导村民把扫黑除恶等方面要求融入村规民约,规范村(居)民委员会成员用钱用权行为,防止村(居)民委员会及其成员“作恶”和“变黑”,形成自我约束机制,净化村民自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