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州羊城晚报:追梦大湾区 投资首选地 《黄埔之约》邀您“一起来”(图)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黄埔之约》盛邀世界:“到黄埔去”
文/梁怿韬 谢畅 郭哲涵 毛丽丽 肖伶 图/邓勃
*月*日,****年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上,广州以不断进步的营商环境,向世界敞开招商引资大门。
著名音乐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诺贝尔奖获得者、奥运金牌得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些看起来并不相干的角色,在当天进行的黄埔分论坛上,被广州高新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用创新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发出“到黄埔去”的邀约,欢迎世界各地优质资源齐聚黄埔;已响应“到黄埔去”的优秀人才和企业负责人,则用来到黄埔后的发展,讲述“扎根黄埔”的故事。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黄埔区用悠久的对外通商史和现今“五个一流”的营商环境,欢迎大家“到黄埔去”。
“到黄埔去”
《黄埔之约》形象片精彩呈现
在昨日的广州国际投资年会黄埔分论坛上,一部名为《黄埔之约》的城市形象片,成为向参与论坛的来宾介绍广州黄埔的“百科全书”。
这部长度为*分**秒的影片,全片以创作于改革开放初年的当代流行曲《弯弯的月亮》为背景音乐。鲜为人知的是,创作该曲的我国著名音乐人李海鹰,在广州黄埔长洲岛长大,《弯弯的月亮》所记载的小桥、小船、“阿娇”等,恰恰就是当年长洲岛小桥流水之场景。影片中,李海鹰一边弹奏《弯弯的月亮》,一边反映海归华侨李东手持**年前寄自广州黄埔的明信片,带着家人回国创业,应**年前“黄埔之约”的故事。
在影片中,李东和家人参观了国家级*A景区南海神庙,还踏遍了黄埔为支持粤港澳大湾区而建设的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广州国际生物岛、黄埔港等“四区四中心”。在四区四中心寻觅创新创业机会中,李东和家人体验到IAB、NEM等产业在黄埔的发展并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好处,同时也获得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克雷格·梅洛(Craig C.Mello)的创新创业指点。
黄埔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黄埔军校、玉岩书院、科城锦绣绿道、科学广场灯光音乐秀的登场,让李东和家人体验到黄埔“日夜都精彩”;广绣传人陆柳卿、乞巧艺人罗慧娟、龙舟雕刻传承人张伟潮等非遗传承人,向李东和家人展示源自黄埔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奥运金牌得主、黄埔人雷声再现击剑夺金一幕,万人起跑竞逐黄埔马拉松等在影片中呈现,为李东一家展现黄埔活力的一面;片中,李东还和家人体验了地道广州美食——黄埔深井烧鹅……当众多“黄埔元素”在影片中呈现完毕,李东和家人,及钟南山、克雷格·梅洛(Craig C.Mello)、陆柳卿、罗惠娟、张伟潮、雷声等人,在影片中齐邀观众“到黄埔去”。
*分**秒的影片播毕,承办黄埔分论坛的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东莞厅里掌声雷动,到场嘉宾热烈回应“到黄埔去”之邀约。
“扎根黄埔”
行业大咖述说黄埔故事
*分**秒的城市形象片未能完全满足到场来宾对黄埔的求知欲。*名响应“到黄埔去”号召、如今已“扎根黄埔”的行业大咖,为到场来宾讲述黄埔故事。
提起位于黄埔的中新广州知识城,不少人会记起落户这里的广******及企业创办人陈卫。通过陈卫和创业团队携手黄埔当地部门的努力,粤芯项目在****年实现“*月打桩**月封顶”的厂房建设“黄埔速度”,为破解广州芯片制造空白出力。“我是广东人,我在中大毕业,回广州创业等于回到了我的故乡。”陈卫介绍,他曾前往国内其他城市考察,但在看到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政府工作人员对半导体产业的了解以及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支持半导体产业发展的营商环境,他下决心将粤芯项目落户黄埔。
“投资伙伴落户这里,我们也跟着落户这里。”同在中新广州知识城投资,******中国战略发展主任大卫·沃克(David Wach)表示,投资伙伴GE生物医药落户中新广州知识城,同时邀约龙沙前来的“招商*.*”,让龙沙下决心落户这里。对于落户广州黄埔,大卫认为龙沙赶上发展好时机,“这里正进行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我相信广州一定会受益。”
“我们的研发成果需要落地的时候,我们和施一公院士走访了国内很多地方,最后我们来到了广州,我们被广州开发区所吸引。”诺诚健华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崔霁松博士介绍,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政府部门工作非常高效,******落户广州的所有问题,这让企业最终决定在广州黄埔投资。
无人驾驶,需要高精地图支援。高精地图研发企业高深智行总经理刘澍泉介绍,他们在黄埔既享受到“黄埔速度”,也感受到“黄埔专业”,“我们去年**月签约,现在已经有**多名员工在广州上班了;作为新事物,我们看到了黄埔区政府为我们‘稍微开了绿灯’,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成长。”
“我们把很多‘第一次’,留在广州黄埔。”看到合作伙伴快速成长,无人驾驶研发企业文远知行的法人代表韩旭表示,他们得到了在广州黄埔创造多个“第一次”的机会,“第一次远程操控自动驾驶,第一次暴风骤雨天气中自动驾驶、第一次无人驾驶穿越过江隧道……”
“我们看重的,是这里的创新生态。”默克中国创新中心董事总经理孙正洁表示,黄埔有众多初创企业聚集,证明这里有适合初创的环境;大专院校的科研能力、政府对创新的扶持及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等创新链条,让默克决定在广州国际生物岛落户创新中心。
“据我了解,超过***家来自欧盟的企业已经在黄埔有投资,来自我家乡德国的西门子、拜耳等都有在这里投资,可以说黄埔是外资企业来广州投资的热门地点之一。”中国欧盟商会华南董事会副主席贺励平(Peter Helis)表示,从近年的投资趋势来看,黄埔不仅是制造中心同时还是创新中心,近年来不少来这里的外企也不单纯做制造业而是参与创新。作为中欧双向沟通桥梁,贺励平表示,他会把更多外企在广州黄埔的成功案例推荐给有意来华投资者,邀更多投资者“到黄埔去”。
“五个一流”
欢迎全球优质资源落地
“粤港澳大湾区当前总体上处在一个集聚阶段,正在打基础、建平台、聚资源、留空间。”在黄埔分论坛上,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王珺教授为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建设和广州持续起引领作用,给出了“聚焦平台建设”“大小企业并重”“便利资源往来”“优化生活环境”的建议,为处于湾顶明珠的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海上丝绸之路,在这里起航。” 黄埔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冼银崧在黄埔分论坛的《追梦大湾区,投资首选地》的主题演讲中介绍,黄埔有悠久的对外贸易“古代史”,同时也有“三十五年前,广州开发区作为首批国家级开发区在这里应运而生”的改革开放“近现代史”,更有“去年**月**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黄埔视察,提出‘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并深情寄望我们五年实现大变化,为黄埔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的“正在发生”。冼银崧介绍,未来的广州高新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将以一流的发展平台、一流的产业生态、一流的创新氛围、一流的营商投资环境、一流的政策服务等“五个一流”营商环境,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资源。
羊城晚报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