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州无烟祭扫深入人心 生态安葬逐年增多 绿色生态融入清明新民俗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鲜花代香火,新风易旧俗。今年清明期间,一股文明祭扫的风尚在全省各地兴起,绿色与生态的观念不断深入人心。  不燃香、不焚纸  鲜花寄哀思  在广州白云山思园树葬区,老远就能看到思园的大门上悬挂着提倡无烟祭扫的横幅。在思园门口,也有安保人员查看市民是否携带了香火纸钱。从去年开始,思园已经实行无烟祭扫,提倡市民使用鲜花代替香火纸钱。  即使市民没有准备鲜花,也不用着急,思园大门口有志愿者免费发放白菊,提供给前来祭扫的市民。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清明期间,他们一共准备了*万支白菊供市民领取。仅在清明第一天,他们已发放****多支。  进入思园后,山道有志愿者劝导市民无烟祭扫。志愿者小刘是华南农业大学大二的学生,今年已经是她第二年前来思园参加志愿服务。  小刘回忆,去年刚实行无烟祭扫时,还会有市民不理解、不配合,今年的情况好了很多。她说,今年清明,还没有发现有人在园区内点燃香火纸钱。  思园只是一个缩影,近年来,广东大力推广无烟祭扫,群众接受度不断提高。今年清明期间,广州银河园地区全面实现不烧纸质拜祭品。  不占地、少占地  生态安葬率逾**%  思园树葬区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年前。****年,广州市在全国首开先河,于白云山永泰村马鞍山下举行了第一届树葬活动,安葬了***份骨灰。此后,这片山林安葬了*万多份骨灰。  广州市民何伯的母亲就安葬在思园,清明节第二天,**名家人一起出动,前往思园祭扫。  何伯手中的一束鲜花,是母亲生前最喜欢的百合花。  在何伯的指引下,一家人沿着山道慢慢地走。在一处台阶左拐走进林地十余米后,何伯指着一棵相思树说,这里就是母亲当年下葬的地方,“树上有我做的标记。”  与家人一起将树下堆积的落叶清扫干净后,何伯铺上几张纸,依次摆放带来的祭品。随后,他又将带来的一束百合花拆开,一支一支插进树木周围的土地中。“希望明年再来的时候,这里已是一片花丛。”  绿树苍翠,鲜花娇艳,在思园,生命进入了新的轮回。目前,全省已建有***个树葬区,生态殡葬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今年清明期间,仅广州一地,就有***具骨灰预约撒海。  目前,包括骨灰寄存、海葬、树葬、花坛葬、草坪葬、壁葬、小型墓等多种不占土地或少占地的生态安葬在内,全省节地生态安葬率超过**%。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