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锦州科技风吹进“果树村”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月*日,清明节后的锦州义县张家堡镇报恩寺村,漫山果树抽枝吐绿。沿着村东头的山坡往上走,远远就能看见村民巩凤龙和省农科院果树所专家王宏忙碌的身影。“这枝儿留着干啥?”见巩凤龙不舍得剪,王宏抢过他手中的刀锯,嚓嚓几下,一根与主枝几乎同粗的侧枝应声而落。虽然有点心疼,但巩凤龙相信王宏这么做肯定有他的道理。“果树修剪很重要,决定着果子的质量和产量。以前果树枝叶密实,但日照少、果实小、产量低,一亩地也就卖个两千来元,一年下来挣不了几个钱。要不是王专家带来了新技术、新品种,俺们还在‘老套路’里打转转呢。”巩凤龙说。报恩寺村从上世纪**年代就开始栽果树,是远近闻名的专业村。过去村里的口号是“人均百株树,收入*万元”。现在的目标是“人均***株,收入**万元。”巩凤龙很自豪,这个目标快实现了,以前这是不敢想的。“十年前,当地果树种植比辽南地区整体水平落后几十年。”王宏告诉记者,当时,果农固守老品种、老方法,对新事物很排斥。好技术推广不下去,咋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同样的果树,果农用老方法,专家用新技术。秋天一到,王宏侍弄的果树果实大、质量好、价格高,让大家彻底服气。新品种、新技术带来新希望。现在,报恩寺村家家户户有果树,种植大户年收入**多万元,中等户十多万元,小户也有三五万元。巩凤龙不仅是村里的大户,还是经纪人,******,村里的水果已卖到东南亚。“果树村”在义县刮起“果树风”。跟大田作物比,果树抗旱且经济效益高,谁能不动心?大定堡乡往户屯村**多岁的张老汉,今年决定栽“早金酥”。王宏送来的***多株梨苗正浸根待栽,并答应手把手传授张老汉种植技术。“早金酥”是省农科院果树所育成的新品种,*月初就能采摘,因成熟早、果皮薄、汁液多、酸甜可口而备受市场青睐。栽“早金酥”,走致富路,当地人在行动。头道河镇黑山村,建有采摘园,****多棵不同年份的“早金酥”沿着山坡梯次排列。“*月**日前再栽**万株苗。”头道河镇副镇长顾文柱说,单一品种采摘让这里独具特色,去年已见效益。拉拉屯村发展了***亩“早金酥”梨园。这个省农科院和义县的科技共建与扶贫项目,已成为镇里脱贫攻坚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之一。“明年进入盛果期,户均获利近万元。”顾文柱表示。目前,义县已成为全国“早金酥”优质梨生产示范第一县。又何止“早金酥”。十多年走村入户,王宏带领的义县果蔬团队,共引进果树新品种**个,推广应用果树高光效整形修剪、果实套袋、病虫害防治等多项新技术。如今,义县果树面积发展到**万亩,形成了寒富苹果和优质梨产业带。新闻链接面向农业产业和农村主战场,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与引领作用,我省各科研院所积极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去年,全省新认定*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新组建**个农业科技创新团队,选派**个科技特派团,培训农民技术员****余名;在全省示范推广新品种***多个、农业关键技术近***项,培训农民*.*万人次,科技服务辐射面积****多万亩。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