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张掖巷道镇东联村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见闻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连日来,高台县巷道镇东联村五、六社机声轰鸣,挖掘机、推土机挥舞铁臂、铁铲拆除旧房,这片曾经的“老宅”将乘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换上“新颜”, 以“乡村振兴创新引领示范点”的头衔亮相。“今年计划将五、六社**多栋房屋进行整体拆除,重新规划布局,建设户均占地面积***平方米的特色民居,配套污水、自来水管网和电网,硬化广场、道路,并建设物业中心、休闲文化长廊和绿化景观设施。”东联村党总支书记胡宗仁告诉记者,目前,该项目前期规划、设计已全部完成,农户房屋已基本全部拆除,预计*月初动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对东联村打造集农家体验、休闲观光、果蔬采摘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拆旧房建新房,是改善人居环境之举,也是产业发展之需,更是广大村民之愿。“旧房子破旧得已经不适合居住了,赶快拆掉建新房吧。到时候既可以自己住,也可以经营农家乐。”五社的王桂花对拆旧房建新房喜出望外。和王桂花一样,村里其他人对拆旧房建新房也拍手赞成,认为住新房子是一辈子等来的好事。巷道镇东联村距县城中心*.*公里,全村共有*个社***户****人,耕地面积****亩,人均*.**亩。这么少的地,如何实现乡村振兴,当然是产业。产业发展给东联村带来了“红利”,让老百姓享受到了“福利”,所以拆旧房建新房个个激情高涨,信心满满。资本积累始于连年发展。近年来,该村以“三变”改革为动力,以特色产业培育为抓手,以村干部创业带动为引领,以土地细碎化整理和土地流转为突破,由村党总支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通过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将党员聚在产业链上、让群众富在产业链上,构建了“三链”富民新模式,走上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绿色发展之路。该村通过“第二次抓阄”的方式,将原来分散经营的****多亩耕地调整成以户为单位连片经营的模式。在连片经营的基础上,村上先后成立瑞泽养殖、金土地、东联苗木、东联农机*个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占全村农户**%以上,实现全村规模化种植、专业化养殖、特色化服务全覆盖。先后发展育苗基地***亩,建成占地***亩、投资*.*亿元、年产值达****万元的****头奶牛标准化养殖场。村集体、农户分别以******入股注册资金***万元、****万元,参股农户达***户,占全村总户数的**%。去年,合作社为农户分红***万元,户均分红*.*万元,集体经济增收**万元。积极探索“土地变股权,农户当股东,收益靠分红”的改革途径,依托金土地专业合作社,推动全村***户****亩土地入股,通过“保底+分红”的模式,去年实现分红***万元。按照短期蔬菜花卉、远期观光农业的发展思路,投资****万元,建成***平方米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吨的气调保鲜库和仓储物流园;引进桃、杏、梨等名优特新林果品种,将全村****多亩连片土地分三期实施栽植,构建起村级经济发展的基本框架和产业链条。以“六有”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总揽工作全局,不断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引导党员和致富带头人发挥带动示范作用,引领群众增收致富。全村共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名,结成党群帮带对子**对,建成党群共富产业区*个,参与党员群众***户。村上不断加大公益事业的投资力度,渠道、通村道路等基础设施由村集体出资建设。在县城规划区范围内修建仁和家园农民公寓楼*幢***户,入住农户占全村总户数的**%以上。同时,每年为**岁以上老人发放生活补助,为在校大学生发放助学金,村集体支付村民合作医疗金、自来水费,每天免费向全村**周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半斤鲜牛奶,在重要节假日向全村群众发放节日福利等。“掌柜的掌不好,家就当不好。咱们掌柜的有头脑,能干事,真真正正带咱村上的老百姓发家致富。”今年**岁的黄金凤说起如今的生活乐得合不拢嘴,身体硬朗的她已经享受了几年村集体经济带来的福利——每月**元的生活补助、代缴合作医疗金、自来水费,逢年过节还有过节费。“****年,我们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元,集体经济纯收入达***万元。”胡宗仁说,产业发展好了,村民兜里有钱了,敢想也敢干了。下一步,东联村将紧紧抓住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发展集乡村民宿、果园观光采摘、农产品仓储、新型农民培育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进一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