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遂宁阳光施政 打造和谐社会环境 三江镇基层治理取得实效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你们的工资是否按时足额发放?”“你们有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企业给你们购买社会保险没有?”近日,三江镇劳动保障所、镇安办专项检查全镇范围内企业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和劳动保障情况。检查中,工作人员走进生产车间和宿舍区,同工人深入交谈,同企业业主交换意见,及时处理和解决劳动用工等问题**余起。 近年来,三江镇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员在此生产生活,全镇现居住人口近**万。 在推进基层治理工作中,三江镇下大力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提升,积极打造阳光政府,创新推出“****”社治模式,多措并举,切实解决好社会治安、征地拆迁、社会保障、环境污染、职工权益、基础设施建设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开创了社会环境安定和谐、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和谐生活新局面。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打造阳光型政府 在执政行政上,三江镇将法治理念贯穿于镇党委、政府各项工作,决策部署、方案措施都以法律为准绳,保证各类决策、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你好,根据相关土地使用条例,你搭建的厂房属于违法建设,请在规定的期限内自行拆除,否则,我们将依法拆除。”近日,三江镇拆迁办工作人员向一家具生产企业送达了《限期拆除(搬离)通知书》。 在推进违法建设拆除工作和“散乱污”企业清理整顿工作时,三江镇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职能职责,严格履行相应程序,依法依规有序推进,按要求送达《停工(停产)通知书》《限期拆除(搬离)通知书》等法律文书,做好记录,落实纪律要求,禁止一切违规操作和触碰法律红线的行为,做到依法、守纪、公正,促进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建设法治政府,必须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不断创新行政管理方式,进而推进政府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三江镇镇长吴霞说。 由于政策宣传到位、舆论引导到位、法律程序到位,三江镇目前已拆除违法建设***宗,恢复耕地***余亩,清理整顿***家“散乱污”企业。 首创“****”模式 开创群防群治新局面 发挥“四支队伍作用”、推动“两所一办工作对接”、完善“二级管理网格”、强化“一线基层法治建设”,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三江镇创新推出了“****”模式。 “四支队伍”是指各村调解员、环保员、安全员和民兵联防队。在工作中,各村(社区)确保组织健全、人员到位、运行规范,及时了解掌握重点场所、特殊人群、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的“第一手信息”,做到早发现、早防范。“两所一办”是指充分发挥镇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和综治办综合职能作用。“两所一办”每月开展一次联席会议,分析研判当前平安创建、社会治安工作形势,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努力消除治安隐患和盲点。“二级管理网格”是指按照网格化管理思路,针对全镇面积大、人口多的实际情况,将全镇划分为*个一级网格,**个二级网格,常住人口全部纳入网格中管理,责任到人,稳控到点。“一线基层法治建设”是指强化村一线治理体系建设,落实三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机制,规范村级民主决策程序,加强基层普法宣传和充分发挥村规民约作用,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落实“两制度一公开” 搭建干群沟通桥梁 如何倾听群众声音、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月**日,三江镇党委会议室,**个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和镇机关党支部书记依次上台就****年党支部为民服务事项“亮承诺”。 为搭建好干群沟通的桥梁,三江镇认真落实“两制度一公开”工作法。群众来信来访统一登记,并全部由主要负责人签发给分管领导,再由涉及科室办理,规范接待、办理、协调和回复程序,压实责任,提高了来访诉求的对口落实率和群众满意率。实行社情民情季度分析研判制度,分析研判群众来信来访事项涉及领域、集中问题等,形成报告报镇党委,准确掌握社情民意,及时补足工作短板,从源头上防治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引起群众不满的行为。强化政务信息公开,通过政务微信、微博、门户网站宣传栏等媒介,及时发布政务动态;村组干部、业务办所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为群众解疑答惑,避免信息阻塞;镇干部加大心连心入户走访力度,全方位、多角度强化信息公开和干群交流,维护干群亲密关系和基层社会和谐稳定。 开展普法宣传 提高群众法治素养 基层治理环境的改善,不仅需要政策执行者治理方式的转变,政策受众思维方式的改变同样不可或缺。 工作中,三江镇一是构建法治宣传“硬”平台。充分利用镇、村两级法治宣传栏、阅报栏、图书室等载体,全面构建法治宣传固定阵地,扎实开展法治宣传;打造了“干家林盘”“桥东滨河步道”等法治宣传特色阵地。二是提升法治宣传“软”环境。将法治宣传和各办所线上工作相结合,依托“法律七进”,适时举办“法治大讲堂”“普法讲座”等,结合中心工作,在重要节点开展大型普法宣传和法律咨询服务,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法治宣传和法治建设,全面营造良好法治氛围。三是创新法治宣传“新”载体。发挥互联网+法治宣传思维,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政务网站等新兴网络媒体开展法治宣传;制作法治宣传小册子和公开信、倡议书等,进村入户上门宣传、发放资料;组织开展文艺演出、知识竞赛、法治征文等活动,实现宣传载体“全时段、宽领域、立体化”。 (赵婷)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