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三问企业如何引才留才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begin 全媒体记者王超通讯员刘平 春节过后,又到招工时。这几天,海曙企业纷纷铆足劲头招工人、聘人才,海曙人社部门也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招聘活动:***家企业参加宁波市“毕洽会”创新高,**家企业面向贞丰、义龙新区帮扶招工,本月**日海曙年后首场区内大型招聘会又要举办……开足马力夺取新春“开门红”。 但除了通过招聘会,今年企业招工是不是顺利?企业遇到了哪些“用工难题”?不同的用工需求又催生出企业哪些招工引才“妙招”?记者走进我区几家不同行业的制造业企业,探寻他们破解招工难题的可行方式。 Q 一线工人难招难留怎么办? 发挥同乡力量聚人力 这几天,刚从吉林老家返工的田艳的脸上一直洋溢着快乐的笑容,原来她从老家一口气“拉”来了***多个老乡,来到她所在的君禾泵业入职务工。这是她在君禾泵业工作*年来,带动同乡来务工最多的一次。“我还为此拿到了企业的奖励,非常开心,干劲十足。”田艳说。 田艳是君禾泵业的水泵安装工。在这里,像她这样的一线安装工人有***余名,占到了员工总数的近一半。“水泵安装工是最基础的工种,用工需求量大,流动性也很高。”该公司负责人叶红波说,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用工矛盾也开始出现。一方面是适龄劳动力减少,另一方面是多数年轻人不愿意从事一线生产工作,八年前君禾就已经面临很严重的劳动力短缺问题,“招工难”一度让企业很头疼。 “后来我们就转变思路,把人力资源作为一种核心竞争力看待,要充分发挥已有人力的力量,带动招工引才。”叶红波说,企业创新地提出“同乡中介”概念,把每一个在企业务工的人员看做“中介”,通过他们在全国各地建立同乡联系网招工,凡是“招工”成功的员工都可以拿到企业的奖励金。“这一方法一经推出,员工参与热情非常高,我们为此还专门在招工密集的河南、东北三省等地设立了中介点。”叶红波说。 依靠同乡招工仅仅是拓展了企业招工的渠道和招工基数,但真正让君禾不为用工“发愁”的是员工们之间的同乡互助。因为很多员工都是老乡,在同乡团体内部会自然形成互帮互助的氛围,加上企业全方位的培训,很多工人能够快速融入企业、掌握技术。“一个人在企业扎根,就会带动更多人到企业入职,这形成了良性循环。”叶红波说。 Q 高技能人才缺失怎么办? 自主育才锻造工匠 除了基础劳动力,海曙众多走向高端的制造业企业更加需要“懂技术、有技术”的“工匠”。技能人才的短缺在今年的毕洽会上就有所显现,在***家用人单位推出的两万多个岗位中,机械、制造、汽车行业的用人需求达到了首位,而海曙参会的企业也推出了许多技能人才岗位。 在凹凸重工,企业坚持自主培育的途径,为破解“工匠荒”难题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如今的凹凸重工已经形成了专业互补、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工匠”云集。“早期在凹凸重工,拥有工程师职称的员工很少。”凹凸重工副总经理冯雅飞说,面对这一问题,优化员工的学历结构成了实行自主育才的第一步,于是“跟踪式”职业规划在企业内部实行。 朱良军现如今是企业里名副其实的“工匠”,不仅拥有机械工程师的职称,而且拥有**项专利,还被评为了“宁波市港城工匠”。而在**年前,朱良军还只是个高中都没毕业的毛头小伙,但在进入企业之后,他成为了“跟踪式”职业规划的首位受益人。参加技能人才培训、到大学进修,一系列“提升”让他成长成才,也让他在企业越做越好。“员工个人的成长最终会带动企业成长,这几年,我们已经新增高级工程师*名,工程师近**名,他们都是在企业内培育出的精英。”冯雅飞说。 在拥有了众多能工巧匠之后,凹凸重工更加注重技能人才之间的传帮带,以此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让每个员工都能成为“工匠”。****年,该企业成立了朱良军技能大师工作室,至今这一全市性质的技能大师工作室一直在发挥作用,培育出大量为企业所用的人才,让凹凸重工各类技能的高级工人数达到**名,占一线操作工的**%以上。 Q 小众职业招聘难怎么办? 面向年轻群体定制职业 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各类新兴业态逐渐出现,许多企业为了开拓市场而需要一些过去没有的“职业”。但万事开头难,职业新就意味着几乎“无人可用”,传统培养模式下无法找到完全对口的专业人才。 ******就遇到了这样的“新职业”难题。作为一******,需要经常与欧美国家进行交流往来,过去他们招聘的物流或营销专业人员大多掌握英语,基本能够满足日常业务交流需求,但随着贸易范围的逐步扩大,西班牙语、葡萄牙语、阿拉伯语等小语种的人才需求快速增长。 “其实招聘小语种专业人才并不难,很多高校都开设有小语种专业,但关键是没有开设小语种商贸专业的学校。”该公司负责人说,他们最初通过“广发英雄帖”的方式,与开设小语种专业的院校合作进行定点招聘,这样虽然招来了人,但实际工作中效果并不好。 怎么办?公司开始尝试“定制”职业,即通过公司与院校合作招来人才,再由公司进行统一的外贸从业培训,让原先只会语言的学生,成为精通语言又懂贸易的人才。目前,该公司已经与多所院校展开了定向合作,不少小语种专业的学生都有意向毕业后入职,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创造更多可能。end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