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运城山西闻喜酒务头发现商代晚期大型高等级贵族墓地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年,山西省闻喜县酒务头村古墓遭受严重盗掘,当地文物部门上报并请求抢救性发掘。****年*月,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牵头,联合运城市外事侨务和文物旅游局、运城市文物工作站、闻喜县文物旅游管理中心对墓地进行勘探,同年*月,考古队对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闻喜酒务头墓地位于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河底镇酒务头村西北***米处。经过调查勘探,发现商代晚期墓葬**座、车马坑*座以及灰坑*个,其中带墓道大墓*座,中小型竖穴土坑墓葬*座。五座大墓(M*~M*)均为带墓道的“T”字形墓,墓道有斜坡、台阶两种。五座大墓形制相同,大小不等,墓室平面均为长方形,东西长*.*~**.*米、南北宽*.*~*米、深*.*~*米。墓道有台阶、斜坡两种,长**.*~**.*米、宽*.*~*.*米。椁室平面均为长方形,长*.*~*.*米、宽*.*~*米、深*.**~*.*米。五座大墓中,除墓地最东边的M*未被盗掘外,其余四座全部被盗。M* 为带台阶墓道的“T”字形墓,口大底略小,方向***°。墓室开口呈长方形,东西长*.*米,南北宽*.*米,墓口基本水平。墓室四壁略向内倾斜,墓壁制作粗糙,尤其在墓室四壁底部有明显的工具痕迹。墓底不规则,北边长*.**米、东边长*.*米、西边长*.*米、南边长*米。墓道开口呈长条状,最长**.*米、最宽处*.*米、最窄处*.*米。墓道台阶不规整,共**级。M* 椁室M* 器物分布墓葬开口距生土二层台约*.*米,墓室、墓道均填五花土,包含有大量小块的料姜石,填土均经夯筑,发掘时自开口下*.*米处至二层台上预留夯土剖面,夯层共**层,厚度不均匀,每层厚*.*~*.**米,每层相接处夯筑紧密。夯窝呈圆形,直径约*.**米。椁室置于墓圹底部生土二层台内侧,近长方形。葬具为木质,一椁一棺,均已朽化坍塌。椁东西长*.*米,南北宽*.*米、深*.*米。椁盖板呈南北向排列,计**块,每块长约*.*米、宽约*.**米、厚*.**米。棺长约*.*米、宽约*.**米。在椁室四角,发现明显的立板榫卯结构的土洞。椁盖板上方北部偏东位置放置三件大小不等的铜铙,铜铙壁身有明显芦苇席编织物残留的痕迹,当是席子覆盖椁盖板之上所致。椁室外西北、东南二层台上各残存一处类似鼔的痕迹,残存鳄鱼骨板若干,骨板磨圆,较薄,直径约*.***米。椁室底部由于长时间的朽化坍塌,椁盖板、棺板和椁底板已经叠压朽化在一起,不好辨识。在椁室底部发现黑、红色为主的朽木痕迹,隐约有彩绘图案。椁室底部正中偏南有一处腰坑,形状呈圆角长方形,长约*.*米、宽约*.*米、深约*.*米。在腰坑内发现大量朱砂以及少量骨骼。人骨朽化严重,已基本无法辨识,腰坑内东侧出土两枚人牙,当是墓主人牙齿,腰坑外西侧残留一点腿骨的痕迹,但十分模糊,可以断定墓主人头向东。M*出土器物共***件,主要有铜器、陶器、骨器、玉器,另有少量动物骨骼。出土物分布比较集中,大部分位于椁内棺外东部,即墓主人头部东侧。铜器有礼器、兵器、乐器、车马器及工具等,主要器型有鼎、簋、甗、觚、爵、卣、罍、盘、盉、斝、尊、铙、铃、钺、戈、矛、镞、斧、刀、弓形器、凿、锛等;其他出土器物有陶罐、骨管饰、玉鱼饰、玉蚕饰等。M* 器物分布俯视M*出土部分青铜器有族徽。爵外壁鋬手内有一字族徽,斝、盉外壁鋬手内有两字组成的复合族徽,觚圈足内、卣盖内、铙内壁也有复合铭文出现。M* 为带斜坡墓道的“T”字形墓,方向***°。墓圹开口距地表*.*米。墓室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米,南北宽*.*米,四壁基本垂直。墓道长**.*米,宽*.*米,最宽处*.*米,坡度**°,墓道两壁制作粗糙,墓道口较窄。墓道上有*处阻水槽、*处防滑槽,墓道末端成台阶状,共*层,与二层台相连接。墓葬填土为黄褐色花土,包含大量细小白色料姜石,填土经过简单夯筑。M* 椁室椁室遭受盗扰,椁室东壁有一圆形盗洞,其余各边保存基本完整,椁室长*.*米、宽*米、深*.*米。椁室底部有明显的棺木痕迹,棺痕长*.*米、宽*.*米,椁室底部正中有腰坑,平面呈长方形,长*.**米、宽*.*米、深*.*米。椁室底部东、西两侧各有一条垫木槽,分别距东、西两壁*.*米,深*.**米。棺内有较明显的墓主人骨痕迹,头西脚东,身残长*.*米,由于墓主人骨朽化严重,年龄、性别已无法辨别。墓主人北部有一处殉人,头西脚东,身长*.**米,保存差。墓室西南角二层台上方有殉狗*只,北部二层台中间有殉狗*只,颈部有一青铜铃铛。M*共出土随葬品***余件,青铜器***余件,主要器型有矛、戈、兽面胄饰、矢镞、套管、管状物等;此外还有玉刀、骨镳、陶罐等器物及残片。M*、M*、M*形制与M*、M*一致,M*墓室最小,东西长*.*米,南北宽*.*米,M*墓室最大,东西长**.*米,宽*米。三座大墓二层台上都有殉牲,数量不等,M*有一处殉狗、一处殉羊,M*有至少四处殉狗,M*有殉狗*处。此外,M*、M*皆有殉人,M*殉人位于墓室东壁填土内,距二层台约*.*米,M*墓室西南角有一颗头骨,椁内残存*处殉人痕迹。M*经严重盗扰,盗洞及椁室内填土经过筛选,残留比较完整的有青铜兽面胄饰、青铜铃、青铜矢镞、陶罐,此外还有礼器、兵器、陶器等大量器物残片。M*残存少量青铜戈、铜镞、铜铃,大量人、狗骨及马腿骨。腰坑内出土少量玉器(饰)、骨器,玉器分别是玉鱼、玉璜、玉刀、残玉圭,骨器为骨刀。M*仅出土残陶爵、残铜刀柄、残铜管形器等少量陶、青铜残片。中小型竖穴土坑墓(M*~M**)共*座,均为长方形,东西长*.*~*米、宽*.**~*.**米、深*.**~*.**米。规模较大的M*~M*遭受严重盗掘,规模最小的M**~M**未被盗扰,残存器物有少量铜器、玉器、蚌饰,铜器主要有铜戈、铜铃、镞等,玉器有玉兽饰、玉璧。本次发掘还清理一座车马坑(K*),坑内埋一车二马一人。车不完整,没有车厢、车辕、车轮,仅发现车衡构件及装饰、车軎、车輨、车衡饰、马装饰等。人呈仰身直肢,头东足西,面向南,男性,身高约*.*米。二马俯卧于辕的两侧,头东臀西,腹部朝下,背脊向上。两马的四腿分别呈跪状,马颈部压于衡下,在马头顶骨正中,均发现钝器锤砸痕迹。二马相距*.*米、北马长*.*米、南马长*.*米。车马器有铜軎、铜輨、铜兽面形衡饰、三角形衡末饰及马头装饰等。闻喜酒务头墓地是一处新发现的商代晚期大型高等级贵族墓地,是运城地区首次发现的商代晚期贵族墓地,对研究商代晚期殷墟文化的分布范围、政治地理具有重要意义,对研究运城地区在商代晚期的政治地位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随着酒务头墓地的发现,山西省文物部门配合公安机关将打击文物犯罪列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要内容,有力地打击了盗掘古墓葬等文物犯罪行为,并于今年下半年在山西博物院开展“守护文明,利在千秋:山西公安机关打击文物犯罪成果宣传展”,宣传了近年山西公安机关、文物部门在打击文物犯罪取得的一些成绩,该展在广大群众中反响强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马 昇 高振华 白曙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