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夕阳生辉育新人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退休后本该含饴弄孙、安享晚年,而坡头镇坡头村的宋学慧老人的退休生活却是另一番景象。义务到学校教授戏曲文化、抖空竹,参加各类表演……已经**岁的宋学慧的日子依然忙忙碌碌,格外充实。“先把绳子在空竹轴上绕两圈,抖动时双手要注意平衡。”*月**日,恰逢坡头镇第一小学每周五的少年宫活动时间,下午两点半,学校空竹社团的**多位学生,在操场上排开方阵,在宋学慧老人的指导下,开始认真练习。绕线、抬头望月、内旋、外旋……一个个技巧在学生们两手间生出花。宋学慧作为抖空竹达人在当地小有名气。几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与空竹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了学习抖空竹,他买来器材和学习资料,对着光盘起早贪黑地开始苦练。从那时起,只要天气状况允许,宋学慧就不会缺席每天的晨练。采访中,只见他拿起身旁的空竹,双手握着杆,不断上下交错。红色的空竹在他的指挥下,忽左忽右,忽上忽下。空竹成了他手上一个听话的玩具,上下翻飞着。宋学慧还有一大爱好就是唱戏。他从小就喜欢唱戏,经常自己琢磨着唱,不仅能唱,还精通乐器。****年,坡头镇第一小学开设戏曲课程,但是缺乏专业的教师,得知宋学慧擅长戏曲,就主动找到他。当得知学校要聘请他教学生戏曲时,他特别高兴:“能教孩子们戏曲文化,我很高兴,希望能够让更多孩子喜欢上戏曲文化,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他还将自己整理的戏曲谱材料以及数十年间精心保存的手抄本等主动贡献出来。“只要有学生学,我就愿意教。”年逾古稀的宋学慧听力不太好,但教起小孩子来一点儿也不含糊。有学校老师在旁帮忙,宋学慧耐心教,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嗓子哑了,站得久腿疼了,他也不叫苦不叫累。《穆桂英挂帅》《小二黑结婚》《花木兰》……学生们学得有模有样,其中不少学生还在戏曲比赛中获了奖。去年开始,他又在小学义务教授抖空竹。他花样翻新的抖空竹技巧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空竹社团也从最初的**多个学生发展到如今的**多个。看着学生们抖空竹的技术越来越好,抖出的花样越来越多,宋学慧感到很欣慰,认为自己做了件很有意义的事,既能帮孩子强身健体,又能使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面对大家的称赞,他总是说自己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情,要发挥余热,“这辈子要活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