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一份浪漫 一段奋斗都写在这个高原小村里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首届“昆仑大峡谷杏花旅游文化节”在阿克陶县塔尔乡巴格艾格孜村的开幕,杏花漫山遍野地绽放让“杏花村”里错落有致的百年民居别具风味的工艺品、美食小吃,吸引疆内外的***多名游客纷至沓来,观赏特色时尚的表演,夜间的篝火晚会将“杏花节”推向高潮,游客们同当地村民载歌载舞,尽情感受着高原小村的春日浪漫。美丽的巴格艾格孜村一景游客与村民结下友谊 在乡党委和各驻村工作队的统筹下,旅游文化节活动将辐射全年。 “这是我第四次来塔尔乡看杏花了,今年有了‘杏花节’,村里比往年热闹太多了!”来自北京的何女士高兴地与身着塔吉克族服饰的女孩拍照。 两年前,这里并没有这么热闹。 巴格艾格孜村地处昆仑山深处,到县城需要行驶***多公里的盘山路,村民们终年靠放牧维持生计,然而草场面积小,畜牧养殖也为生态带来巨大压力,全村脱贫难度大。“对于这个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村子,如何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完成脱贫任务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村党支部书记卡那艾提原是塔尔乡党委委员,选任到巴格艾格孜村任党支部书记以来,一直思考着如何为该村制定一张精准的脱贫蓝图。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了提高脱贫精准性,村“两委”和工作队将村情村貌进行再次摸底。村民们世代居住在这里,由于交通闭塞、信息滞后,村民生活方式古老而传统,但正是因为这些积淀,让小村韵味尤为浓郁。除了有保存完好的百年民居,有雕梁画栋图案精美的民俗房和百年老磨坊,还有*.*万余株遍布居民区和村道的古杏树,具有很好的发展旅游产业的基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根据调研摸底结果,村“两委”和工作队多次商议,一方面用好中央、自治区异地搬迁政策,动员***户牧民搬迁至阿克陶县昆仑佳苑和丝路佳苑社区居住,另一方面为留守的**户***人制定有针对性的旅游发展脱贫计划,为此,专门撰写了《塔尔乡巴格艾格孜村塔吉克古村落保护报告》,向阿克陶县相关部门争取支持。“我们把环境超载的一部分牧民搬出去,让剩下的牧民通过旅游带动守住家园,两条腿走路,让村民致富。”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单芳东介绍道。 发展旅游,基础先行。村“两委”和工作队在联席会议上商定,挑选**户“安全、卫生、舒适”的牧民家庭打造“牧家乐”,并帮他们提升改造厨房、卧室、厕所、浴室等,还配套购置了沙发茶几等家具,目前“牧家乐”的日接待能力已超过***人。为了满足游客多元化的饮食需要,村“两委”专门邀请*名厨师送技能下乡,为***名村民提供了**天的烹饪技能培训,除了教授一些当地特色菜品之外,还想办法丰富各地不同的菜系,现在每个“牧家乐”都能够为游客提供**种以上的菜品。 “游客就住在我家客卧,一晚***元,含一顿早餐,午餐晚餐点菜收费,大盘土鸡是我们的热卖菜,最好的时候一天可以收入近****元呢!”“牧家乐”主人伊力亚斯·赛衣提家成了游客眼中的“网红”。 同时,为了丰富旅游观光内容,村里还组织***名多才多艺的村民组成了乐器队、模特队、舞蹈队等**支有当地文化特色的文艺队,平时在田间地头、雪山牧场等处宣讲党的惠民政策,“杏花节”期间,通通搬上舞台,向世人展现不同的民俗文化。 短短两年间,村民收入从****元增至****余元。*月以来,已接待各地游客****多人次,旅游收入达到**余万元。 “接下来,我们准备充分利用不同时节不同特点,把巴格艾格孜村打造成一年四季季季有风景的景点,*月份让游客体验鲜杏和桑葚采摘,*月份让游客一饱云中草原、原始森林的眼福,**月河谷秋叶正红,开办摄影写生大赛……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旅游。”卡那艾提说。(据《新疆访惠聚》)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