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雪龙2”号智能机舱常熟造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本报讯(记者 陈燕)*月*日,以******为主研制的智能机舱通过出厂验收,运往江南造船 (集团)******,将装配到我国自主建造的首艘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号上。“这是我国首次在科考船上建设智能机舱系统,也是首次应用于吊舱式电推船舶,意义重大。”参与研发指导的中国船级社智能船舶专家孙武说。当前,国际船舶行业都在推广更安全环保的智能船舶建设,而智能机舱是其中的核心内容。“雪龙*”号智能机舱系统主要由发电柴油机健康管理、电力推进健康管理、辅助系统健康管理和智能机舱集成平台四部分组成。在船舶运行中,系统将收集机舱设备数据,起到监控运行、诊断故障、评估设备健康状况的作用,为船员操作提供决策建议,并提高船舶运营效能。常熟瑞特股份是从事船舶及海洋工程电气、自动化系统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年,在中国船级社全球首发智能船舶规范后,瑞特股份就抢抓机遇投资上千万元,开展了两年多的智能机舱调研、测试及样机研制验证,为这次成功研发“雪龙*”号智能机舱打下了技术基础。****年底,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和江南造船(集团)******三方联合签署“雪龙*”号极地科考破冰船“智能机舱”项目合作协议。与常规船舶“柴油机+轴系+螺旋桨”的动力系统不同,“雪龙*”号的吊舱式电推系统由“柴油机+发电机+吊舱式电推”组成。加装智能机舱没有先例可循,难度极大。瑞特股份组织专业研发团队开展技术攻关,突破了震动干扰因素排除、智能故障定位算法等多项关键技术。吊舱式电推沉在水中,对密封性要求极高,必须解决传感器布局、安装、抗震动干扰采集等难题。对此,研发团队共为智能机舱安装了***多个每秒可采集上万个数据的感知传感器,并综合运用对象模型、专家库、数据融合分析等技术手段,最终实现对设备热工、电气、振动等参数的综合评估及故障诊断,达到了理想效果。随着智能机舱的交付,“雪龙*”号将获得中国船级社智能机舱标志并投用。在后续的实船运用中,瑞特股份研发团队还将监测和分析实时特征参数,继续优化设备健康诊断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