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喜庆秧歌舞 舞出精气神——火箭农场第二学校青年文艺演出排练小记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同学们,注意脚下的步子,舞出的红绸要有力道。”“最边上那位同学,你的手再抬高一些。”*月**日,火箭农场第二学校的篮球馆内,传出喜庆的秧歌舞曲还有排练老师一遍遍耐心指导的话语。走进去一瞧,**名学生腰系红绸带,随着乐曲声舞动,上下翻飞的红绸带动着现场热闹喜庆的氛围。“为了筹备师庆祝五四运动***周年‘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青年文艺演出,我们学校从*月底接到通知后,就开始筹备演出节目,我和负责教师贾晓琴每天下午最后一节课都和孩子们泡在篮球馆里一遍遍地抠动作、练队形。”火箭农场第二学校教师时晶说。节目筹备初期,需要多少演出人员、选哪支曲子、秧歌舞的具体动作设计。这些,时晶和贾晓琴构思了很长时间。“送选的歌曲,来回挑选了*次,才最终确定下来,演出的人员是从**个孩子中,逐步筛选出来的,舞蹈动作的设计也需要构思,在图纸上规划具体的点位、造型,经过了多次的删改和调整才逐步成型。”贾晓琴说。经过她们的努力,演出节目的排练逐渐步入正轨,为了让孩子们领悟到五四时期年轻人的精气神,两位排练老师在休息过程中,和孩子们谈排练的感受,告诉她们那个时候的年轻人虽然生活艰难,但心态一直是积极向上的,还和她们一起分享过去演出的秧歌舞视频,让她们边观察边学习。排练初期,演出的道具还没有到位,为了让孩子们体验舞动红绸的感觉,贾晓琴让她们从家里带来了丝巾系在腰间。“丝巾的长度还是不够,舞动的力道也不好掌握,最后我们和晚会演出的道具负责组协调,购进了一批*米长、*.**米宽的红绸,给孩子们排练,效果提升了不少。”时晶说。虽然秧歌舞的表演仅有短短的*分**秒,可是孩子们都懂得“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排练过程中从没有人叫苦喊累。学校七年级(*)班学生关佳丽参与了秧歌舞的排练,排练间隙她告诉记者:“虽然排练挺辛苦的,排练完小腿酸胀,但是有老师们的鼓励和鞭策,有同学们齐心协力的付出,我就觉得不辛苦了,希望我们能在演出当天呈现出最好的状态。”八年级的马一娇是在排练过程中被刷下来的,但是她却加入了演出的后勤组,帮着同学们打节拍、放音乐,默默地服务着。“虽然被刷下来了,但我一点儿也不觉得委屈,我还是能和大家一起见证舞台上的闪亮时刻,平时我可以给排练的同学们递杯水,帮她们换下汗湿的衣服,尽我所能,陪着她们一直到演出结束,我很开心。”马一娇笑着说。当天的排练结束,孩子们围着时晶老师,给她报各自演出服和鞋子的尺码大小,她们彼此聊着笑着,都在期待着演出当天的新造型。(李乐 杨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