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芜湖【本科教育巡礼】生科院:教风学风相长 助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近年来,生命科学学院积极调整专业方向,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加快教学资源建设,强化实践教育,实现教学相长。在长期办学历程中,逐渐形成了优良学风、教风,为社会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 以师范专业为特色、应用型专业为突破口,不断拓展专业内涵 生物科学国家级特色专业立项于****年,****年又被评为高水平大学省部共建特优强专业。生物科学师范专业成为学院特色,为安徽省及周边地区培养了大批师资;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办学途径,已经与英国亚伯大学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并招收了两届学生。以生物科学专业为基础,紧扣市场需求,积极拓展应用型专业,形成基础类专业(生物科学和生态学)和应用型专业(生物技术、园艺、应用生物科学和生物制药)两种类型,园艺专业招收专升本学生;分别定位在生物学教育或相关行业的研究型人才、生物医药或园艺类企业的应用型人才。 以改善学院师资结构为切入点,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 通过培养和引进的方式进行人才储备。现拥有专任教师**人,其中教授**人,博士学位比例达**%。专任教师中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各*人,“皖江学者”讲席教授*人,安徽省教学名师*人,安徽省优秀教师和安徽省百人计划各*人,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含后备人选)*人。 学院**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比例达**%,为了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学院实行传帮带制度,为青年教师配备导师;落实院校两级观摩课和公开课制度,积极组织听课评课;落实课程群制度,建有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生化微生物、细胞遗传学、生态学等*个课程群,推动集体备课和教学研究。在课程群中,发挥名师等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引领团队的发展。如省级教学名师聂刘旺教授带领的现代遗传学教学团队和省级教学名师张庭廷教授的名师工作室,在遗传学课程群和生化微生物课程群青年教师队伍成长过程中都发挥了很好的引领作用。青年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年来共获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人次、三等奖*人次,杨安娜老师在省普通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得二等奖。学院鼓励教师培训、进修。先后选派*人挂职锻炼、近**名教师赴国外开展进修访学。以核心课程为纽带,着力进行教学资源建设 学院鼓励申报质量工程项目,并将之作为岗位考核条件。已经建设了一批优势课程资源,如《分子生物学》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立项,《植物学》、《脊椎动物学》、《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生物化学》、《普通生态学》和《植物生理学》等均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上述课程均建成网络平台,实行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围绕实习实践课程,学院积极共建校外基地,已建成安徽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东湖生态系统试验站实践教育基地、******生物技术实践教育基******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安徽省黄山区林业局共建九龙峰野外实习基地、莘莘园艺创客实验室、安徽省芜湖市第十二中学等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 推动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方面,一些科学研究成果已进教材或讲义,先后共出版教材**余部,如高等师范院校新世纪教材《植物学》和《动物学》等,一些教材独具地方特色,如《无脊椎动物学野外实习指导》、《黄山夏季脊椎动物野外实习指导》等。一些科研项目和成果,已经成为教学案例,进入第一课堂。 建设安徽省生物学基础实验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完成“爬行动物的外形、解剖及保护实践——以扬子鳄为例”的虚拟仿真项目申报。加强省级生物学基础实验中心建设,实验中心面积近****平米,涵盖生物学基础实验中心、综合实验中心、校内实习实训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和生物标本馆等几个功能区域;仪器设备达****余台(套),总金额****万元左右。组建专业的校内实践基地。学院积极与企事业单位共建校外实践基地,积极利用社会资源,提升办学水平。如省内各地市中学、青岛啤酒(芜湖)有限公司等。一些实习基地也是学生就业基地,并提供助学金资助,******。 以强化实践教育为抓手,努力做好课堂内外联动 为了提升第一课堂教学效果,进行了小班化教学,将学生人数在**人以上的专业课程理论课拆分为*个教学班,保障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强化实践教学,实验、实践类课程独立学分,相对独立开设;毕业论文实行全员答辩方式。 通过课堂内外联动,将实践活动与专业和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校外实习实训环节实行双师制,由企事业单位的教师和学院教师共同指导,试点实行教师驻点实习指导。按专业和课程属性负责相应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推行以项目为载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组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通过组织参加挑战杯、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生物标本大赛、专利发明大赛等各类学科竞赛,实现项目和竞赛的相互促进。 形成各专业的讲座体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生物科学专业每年邀请中学骨干教师来进行讲座;生物技术、应用生物科学和生物制药专业已举办**期AB论坛,邀请了国内外近百位专家学者前来讲学;园艺专业开展园艺学堂,结合植物生理学会等学会活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加强社会实践的专业性,在专业带队老师指导下完成,结合专业特色开展支教、调研、宣教、环保、科普等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以重点品牌活动为带动,引领整体实践活动水平的提升。组建“红烛行动”爱心志愿支教服务已经进行了*个年头,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连续*年赴中国科学院东湖生态系统试验站进行实践活动,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专业学习兴趣。以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为目标,持续推进教风学风相长 学院的特色突出体现在长期办学历程中沉淀形成的优良学风和教风。生科学子学习兴趣高昂,学风良好,在学习科研、就业考研、创新创业、技能竞赛和社会实践等方面先后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成绩。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活动,成果丰富。尤其是近五年来,获国家级奖项***项,省级奖项**项,国家级创新项目**项,省级创新项目**项,本科生发表第一作者论文**篇,五年零教学事故和零作弊。学团组织先后获团中央、镜湖区疾控中心、华为等资助项目**个,累计资金**万余元,其中*个团队获团中央“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学生考研录取率稳定在**%左右,初次就业率稳定在**%以上,先后获就业工作先进学院标兵、新生思想政治专题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先进学院等荣誉称号。 优良的学风得益于优良的教风,学院积极做好教师教风和师德师风建设,形成与学风的良性互动。早在****年的创先争优活动中,学院教工党支部将支部工作与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融为一体,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被省委教育工委评为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受到表彰;学院党委也曾被评为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教职工队伍中,多人荣获省高校优秀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以及校级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党员在育人中起着先锋模范作用,如学院退休党员陈壁辉教授,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曾以“中国扬子鳄之父” 尊称陈壁辉老师,在长期教学和科研中,成功解决了极危物种扬子鳄的饲养和繁殖技术难题,为扬子鳄的保护做出了突出贡献,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项,获国家教委授予的“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和人民教师”奖章、国家人事部授予的“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陈老师在教学科研工作上的严谨求实的作风,已经代代相传,根植于生命科学学院。陈老师的弟子华田苗教授在****年荣获“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华田苗老师一直坚守教育教学第一线,潜心耕耘,教书育人,任劳任怨,培育后学,不求名利,深受广大师生一致好评,他用“干一行要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精神,继续诠释着学院的优良教风。 改革开放以来,学院的毕业生一般工作在各高等或中等教育单位,很多已经成为生物学科骨干,其中已有**多位特级教师;校友中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达*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人,国家级教学名师*人。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尤其是近十年,学院在育人的角度和内涵已经有了显著的变化。随着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回归,学院将继续以“育人为本、质量立院、科研强院、特色兴院” 为办学理念,以“一流本科”为目标,发扬学院优良传统,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查看隐藏内容